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亦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直译】
道,用来说明道理的,解释天地万物千差万别的道理。
名,用来命名的,给天地万物以各自不同的名字。
天地形成之前混沌一片是没有名字的,名字是万物形成之后才开始的。
所以说,处于无欲的状态可以看到天地蕴藏隐蔽的奇妙,处于欲望的状态可以看到天地动摇升迁过程。
有和无,虽然名字不一样,却是同生共存,都是从细微中变化而来,虽然微小,却是大千世界万物演绎的起源之门。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倾,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持,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直译】
天下人都知道美好并且一致尊崇美好,却忘记恶行的存在讨厌它,其实是不对的。
都知道善良而且推崇善行,却忽略了不善一样大有人在。
所以说,有和无是相生并存,困难和容易是相互成就,长和短是互相弥补,高和低相互影响,音乐和声调互相合拍,前面和后随互相照应。
所以圣人更多的是做默默无闻的事情,以道德和精神影响他人,身教重于言教。
万物成长有其自然规律从不分先后,生成之后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不高高在上,大功告成也不傲功。
因为不居功自傲,原本存在一样不会轻易消失。
第三章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可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直译】
不过分夸耀有才能的人,避免人民攀比邀功。
不抬高稀缺物品的价格,避免人心羡慕产生盗窃心理。
不看见引起欲望的事物,人们就不会胡思乱想。
所以圣人的治国道理在于:让人民心胸淡泊精神满足,吃饱喝足,削弱斗志,强身健体,去掉人民过多的胡思乱想减少欲望烦恼,即便有智慧的人也不会随意作为,大家相安无扰则天下还有什么可需要治理的呢?!
第四章
【原文】 道冲,而用之域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直译】
道的放大应用,是博大无际没有局限的。
空旷看不到底的深渊,好似万物生成的宗源。
就象清澈的流水呀,那是自然的客观存在。
我们不知道“道”是从那里来,好像在天帝诞生之先。
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致穷,不如守中。
【直译】
天地缺乏仁爱,世间万物就会遭受劫难。
圣人缺乏仁爱,天下百姓将面临灾祸。
天地之间,难道不是空阔的么?
含蓄的时候不会暴露,运动的时候就会显山露水,少说多做,过多的言语将导致失败,不如沉默守护中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