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谦,孔令谦讲师,孔令谦联系方式,孔令谦培训师-【讲师网】
中华讲师网特聘讲师
48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孔令谦:守常养心,保身之道
2016-01-20 46193

年轻人更易成“老顽固”

  当下诸多年轻人,只求创新,不懂继承,只求变,不求常,这是不懂得新的一定是在旧的基础上才可以生长而来。

  □:随着年岁的增加,人的身体自然会衰老,而在精神上同样也在走下坡路,具体表现在记忆力减退、不愿接受新事物、观念老化等。您认为人当如何避免精神上走向“老顽固”?

  ■: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我觉得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身体上的衰老,其二是因此而导致的精神状态。就身体而言,人吃五谷杂粮,谁也无法抗拒自然规律。无论是谁,老天都很公道,只是有些人平素比较注意,因此衰老来得晚一点,相反,则会来得早一些。正如《黄帝内经》所言:”以酒为浆,以妄为常,以耗散其真,以欲竭其精,物快其心,逆于生乐”,又如何不会半百而衰呢?关于人体生长发育过程的规律,在《黄帝内经》中将女子以七岁为基数,男子以八岁为基数,大多数女性是经历了七个阶段,男性则经历八个阶段,来完成了从生长到衰老的过程。

  至于精神上的,该由两途来说。一者是因衰老所表现的精神不佳或是精气神不足,其实这仍然是因身体各脏器的衰老使然,表现在记忆力逐渐减退,反应迟缓、乏力、失眠等;但在接受新生事物和观念上,该是另一回事,因人而存在较大之区别。

  与生长衰老相比较,在另一精神层面,老年人的知识积累恰恰是逐渐成熟和不断丰富的过程。现实生活中有句老话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是说明老年人经验丰富。老年人积其一生的所见所闻,可谓见多识广,因老年人的一生,其思想是在旧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并趋于成熟和丰富的,而在生理上却逐渐走向衰老,我们不可将生理之精神与思想之精神混淆。

  当下诸多年轻人,只求创新,不懂继承,只求变,不求常,这是不懂得新的一定是在旧的基础上才可以生长而来。倘若一味求新,一味求变,必然会在其内心产生冲突,而这种冲突的体现,是先否定旧的,也必先将传统的否定,如此等同于自杀后再生出一个新。是以所谓老顽固,我个人理解是相对于年轻人而言。

    人生不是纯科学、纯物质的

  我们还有更多精神层面的东西,还有情感上的寄托,因此在这两途上多用些功夫,则生活与工作会调和,人心也才会回归常态。

  □:现代社会,科技成果将人的身心欲望放大到了难以控制的程度。面对各种诱惑,很多人便难以把持。您认为,现代人当如何在“知止”上下功夫?

  ■:我认为这是求变和忘本的结果。

  人与人之间原本虽有些差异,但多体现在身生命上,如受父母遗传禀赋,地域之别,或一切外来供养其身体生长之因素,这方面虽有差异,但并非质的区别。若说质的差异,该是指心生命。因心生命取决于生长环境,所受教育等诸多一切从外面来的记忆和知识。从而使人与人之间产生较大或细微之差异。但无论何种差异,可以在两方面来体现,即有的人偏重对以往之记忆,有人偏重对未来之希望。偏重记忆者,注重情感,留恋过去;偏重希望者,注重奋进,贪恋未来。但两者间我们不可能将其在中间一刀两断,而分出两类。因此人与人的差异或偏于左,或偏于右,而生出人与人之间的万有不同来。

  一般来说,中国人偏重于记忆和情感,西方人则偏重于未来和希望,如今我总是感觉倒了过来,西方人比较会享受生活,而我们中国人如今却成为了金钱和希望的奴隶。

  众所周知,我们中国人是靠我们固有的传统文化理念替代了宗教,而当下的文化缺失,使得很多现代人,尤其是年青人前无信仰之膜拜,后无情感之寄托,而欲望却是无限增大,一旦希望没有达到或离自己所期望的目标甚远,则失望也大,从而导致人格上分裂,这就非常可怕了。

  探索科学知识没有错,但若把人也当作纯科学,则是极大的错误,于人生偏离了。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科学,离不开物质生活,但人生不是纯科学、纯物质的人生。我们还有更多精神层面的东西,还有情感上的寄托,因此在这两途上多用些功夫,则生活与工作会调和,人心也才会回归常态,找到安放心的处所。

  在紧张与放松间,取舍有度

  在紧张与放松间,取舍有度,不偏左,也不偏右,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人,也才会有相对完整的生活。

  □:现代职场中人,一方面需要在推杯换盏中实现功利目的,另一方面又渴望心灵的安逸与宁静。在孔先生看来,二者如何实现平衡?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紧张与放松的关系。

  《列子》中有一段寓言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说一人入市,见金即攫,为人所捕,问何胆大,答曰那时见金不见人。这段故事说明,当时这个人注意力太集中了,以致为了金,视而不见,全无旁人,如此功利,又如何不被抓住呢?换一角度讲,长期的死盯住某一物,有时会渐现模糊,视而不清;伏案工作时间久了,有些人会产生头痛、头晕等症状,即便是很普及的古老太极拳运动,也是讲究刚柔相济,而非总是刚猛,倘若总是刚猛下去,其人也必然虚脱,终归是刚猛不起来,更何况无柔又何以成刚呢?

  生活是全方位的,不可能总是在一点上用力,在一点上用力会使人的心态过于集中和意识过于鲜明,但也容易偏执,非左即右。而放松状态下,却可使心态融合,我们不妨在紧张与放松间,取舍有度,不偏左,也不偏右,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人,也才会有相对完整的生活。如是,即可找到二者间的协调统一。

  中医有“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经络在东方人身上有,在西方人身上也一样有,中医药的贡献是世界人民都能够受益其中的。

  □:中医讲究“养生贵在养心”,您怎么理解“养心”?

  ■:谈到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白中医所言之心与西医所指之心根本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中医所言之心并非现代医学所说的心,现代医学的心是血液集散处,是基于物质基础上的产物;而中医所言之心至少该包含“形之心、气之心和神之心”,也就是中医学里面的三元学说,它是基于精神层面和功能下的产物。《内经》中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这样的描述,可见中医之心乃一身之主宰,是通乎全身的,这从我们常用的心血、心脉等日常词汇即可觉察出其中深蕴的含义。从中国传统文化层面理解,心还是超个体而存在的,既我可以将我的心寄放在别人心里,当然这属于更高精神层面范畴了。

  说到养生,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并非如现在社会上的所谓养生,仅仅限定在医事卫生范畴。即便如是,养生也至少该有养身和养心。

  □:您如何看待中医今日在国际上的地位?

  ■:应该说今非昔比。以前的中医,缘于诸多之因素,譬如对外宣传和传播之不足,无法被西方世界所了解和真正认识,使得西方世界对中医是未知的抑或说是误解的,甚至被排斥和歧视。

  随着东西方文化的广泛和深入交流,中国医生近些年不断地走出国门,不断渗透在西方社会的生活中。中医不同于西方医学,不是实验室的产物,它有自己的系统理论和内在的科学性,不能完全用西医模式来衡量和套用。更因其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使越来越多的西方人理解了这些差异,不因为经络看不见就否定其存在,不因为无法提炼和萃取某些有效成分就断然否定中药。反之,我们却欣喜地看到,即便是现代医学,其模式也在发生悄然变化,也在向身心医学模式转化。

  其实无论西方人还是东方人,人体结构是大致相同的,经络在东方人身上有,在西方人身上也一样有,中医药的贡献是世界人民都能够受益其中的。

  □:您的祖父孔伯华先生为民国时期“京城四大名医”之一,他曾带给您怎样的影响?

  ■:我没有见过我的祖父,因此不能说他老人家直接带给我什么影响,但我想凡属过去的、历史的则必该有传承、有延续,所以对我的直接影响该是我父亲以及一些长辈们。

  实话实说,祖父对我最初的影响,对我而言是一种虚荣。譬如在我小时候,家中悬挂的祖父与毛主席、周总理的合影照片,那是一般家庭所没有的,尤其在那个年代,毛主席可是神呀!而后,虽时间流逝,岁月蹉跎,从长辈那里逐渐了解到了祖父的一些生平事迹和奇闻轶事。

  选择美食,贵在适合自我

  在食物上,这世界没有最好的,只有是不是适合你的,因此选择适合你的才是关键。

  □:前段时间,有一个电视纪录片叫《舌尖上的中国》,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集中关注与渴望。您认为我们在享用美食的同时,当如何保证自身健康?

  ■:首先,民以食为天,无可厚非。但倘若将吃概括整个人生,则人与动物也就没有区别了。这是我要强调的一个观点,这个小段话题固然不是谈论人生的问题,因此就饮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简单说明一下我个人的理解和看法。

  人吃五谷杂粮,就会生病,当然人生病的原因不仅限于吃,除吃之外,尚有两个原因。按照中医理论,我们将人生病的原因高度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外感病邪,二是饮食内伤,三是精神因素。而现代社会病因,我认为与后二者关系更加紧密,这是因为现代人的欲望在无限增强,生活水平提高了,就要吃好,喝好,在欲望上还要更大的物质生活,要住大房子,要开好汽车。当然这里面也存在因现代社会都市生活普遍存在的压力,同样使人在精神上压力倍增。以前中医中有六淫致病说,加上这一因素,该是七淫了。

  中国人在吃上最讲究色、香、味,其中这个味是我们中国人所独有的,这就引出了中医“四气五味”的概念,如寒热温凉和酸苦甘辛咸等,譬如温热性食物多具有升散的作用,寒凉性食物多具有沉降的作用,酸苦甘辛咸与肝心脾肺肾相对应,所以饮食原则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从而达到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目的,使身体处于一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中,如此人则少病。

  基于上述,任何美食,选择合理,它可以预防疾病,选择不合理也可以使你致病。在食物上,这世界没有最好的,只有是不是适合你的,因此选择适合你的才是关键。

  医者应没有商业杂念

  在我的印象中,以前很少有因患者不治身亡后,其家属将医生告上法庭或是砍杀之现象发生,相反却多见家属料理完后事,备上礼品登门对医生致谢之情形。

  □:今天,医患矛盾备受关注,有的地方甚至堪称严重。有的医生,竟然身负运营指标。在您看来,在今天,医院和医生当秉持怎样的道德准则?遵循怎样的医德?

  ■:古云“求医问药”,一个“求”字道出了一种真心的敬重和信任:将自己的生命与健康交在医生手中,而医生则怀着何其谨慎之心才能不负所托?如施救命之恩,无以衡量回馈;如遇回天无力之痛,应是医生与病人共同之痛。

  而今,医患之间竟然变成了简单的消费和商业交易,医生要推销自己和药品并从中牟利,患者岂能有信任?生命与健康之重,又岂能让“消费者”不苛刻挑剔?

  仁义礼智信,是中华传统美德,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愈发显得重要,在如今的医患关系中则也显得更加可贵和难得:医者应没有商业杂念,仁心仁术,正义正直,礼待体恤,专心技艺,珍重生命,值得信赖;患者应尊重医学,尊敬医生,懂得客观看待病情。如能回归到此,则是医患重回和谐之希望。

  但当下的问题是,随着中国传统教育精神的丢失,你连人都不会做了,又何来合格的医生。因此,倡导中国传统教育精神,是问题解决之根本。

  □:在您看来,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缓解医患关系有着怎样的作用和意义?

  ■:俗话说,再好的医生也有看不好的病,有些病医生可以看好,但命在天定,自然也就存在看不好的情况。在我的印象中,以前很少有因患者不治身亡后,其家属将医生告上法庭或是砍杀之现象发生,相反却多见家属料理完后事,备上礼品登门对医生致谢之情形。由是我总在想,是我们的社会进步了还是我们的素质退步了,如回答这个普遍问题,恐只有在我们以往的传统文化中找到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就目前普遍的认识认为,文化就是我们的人生,只是不是我们个人的人生,乃是人类大群的人生,更是我们共同的人生。中国文化,则是中国人而非西方人,在经历了长期的、数千年的生活积累所成就,这其中固然有其糟粕的东西,但不代表其共性。那么共性又是什么呢?我想该是“道德”二字。

  现在,这个道德底线被打破,势必会产生医患乃至于人于人之间的冲突。我想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还应该从道德这个层面入手,否则将是治标不治本。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天津站 tj.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