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出炉的9月财新中国PMI初值降至47,不仅低于上月终值,也创下了6年半新低。不利数据令
市场担忧情绪有所升温,也拖累昨天的A股,使之回落整理。
投资
市场不是实体
经济的投射,而是反映实体
经济的预期。当实体
经济表现不佳时,投资
市场预期下行。我们对此要做好准备,以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投资纠纷、债权债务纠纷。
从中国
经济的结构上看,近期内需与出口双双萎缩。值得关注的是,尽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较8月初降低,但数据显示此次调降似乎并未产生太大影响。或许中国制造业成本上升,不是4%左右的汇率下降所能弥补的。
PMI投入产出价格指数继续回落,将进一步反映在PPI数据上。CPI与PPI剪刀口扩大,国民消费物价没有下降,而
生产者价格指数进一步下降,制造业进入通缩期。
汇丰银行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屈宏斌先生认为,企业采购库存收缩的同时产成品库存上升,看来企业对未来需求面信心趋弱,不管企业主信心指数多高,采购库存收缩说明他们的信心其实并不高。
值得关注的是,以往主要依靠中小制造企业解决中国就业的问题,现在恐怕难以持续。企业收缩之下,不可能增加用工量,考虑到近几个月中国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上升,未来就业增速最快的将是服务业。这也是未来中国值得关注的
经济亮点。
同样不同寻常的是,GDP整体增长的一半是由服务业而不是重工业贡献的。结果就是,尽管GDP增速放慢,但是就业仍然坚挺,这是因为服务业提供了大量岗位。
由于此前的融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因此制造业下行会造成更多的投资纠纷。中国的制造企业无论大型还是中小型,不可能支持融资平台10%以上的收益率(短期调头寸除外)。在当制造业收缩时,围绕制造业的融资链条会出现一系列纠纷。此前有钢贸融资链条、铜融资链条,现在则会出现民间交易所、地方交易所的系列纠纷。
与两位P2P的资深业内人士探讨,他们从行业数据出发,认为今年底到明后年是债务纠纷高发期:有哪个制造行业承担得了10%的融资成本呢?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部分企业开始改变做法,比如控制规模、以
房地产抵押降低风险,或者拉世界500强级别的“巨无霸”成为自己的大股东,准备打持久战。可一旦发生纠纷,投资者依然悲观,只有自求多福。
投资者应对多事之秋,事后维权比较被动,就是找得到对应的债权人,也未必能够拿回本金。更何况,现在很多投资都是资金池的概念,监管体系复杂,或者监管者无执法权,有行政执法权的要听命于当地政府,投资者维权难于上青天。
当前唯一可以让人欣慰的是,
房地产投资略有回暖,并且整体而言价格保持在较高的位置。
接下来,大众关注的是中美货币政策是否宽松,12月美联储加息的炒作已经开始。不过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识破骗局、避免上当,做好资产配置并看准未来全球新引擎是最重要的。因为普通投资者始终是弱势群体,无论从哪个层面,都未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