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重庆市委召开的三届六次全会上,市委书记薄熙来作工作报告时,对作风蜕化作了形象的比喻,说:作风蜕化是“慢性病”,有些人虽然没有违法,但作风蜕化,如果不注意,照样会“病入膏肓”,最终致命。与此同时,薄熙来还给这些“慢性病”患者送去了一幅“画像”,请看:
一是讲话、作报告、写文章,不动脑筋,大话、空话、套话连篇,还不时拼出个四六句,不知所云。
二是习惯当“甩手掌柜”、做“二传手”,层层批转,坐而论道,不干实事。
三是以会议贯彻会议、文件落实文件,工作飘浮。
四是不下基层,不搞调研,上情不明,下情不清,“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出了事“拍屁股”走人,当“三拍干部”。
五是报喜不报忧,专拣好听的说,讲成绩夸夸其谈,讲问题一带而过。
六是懒懒散散松松垮垮。上班一杯茶,一支烟,一个电话聊半天。
七是不读书、不学习,玩游戏、炒股票,“斗地主”、打麻将。
八是铺张浪费贪图享乐,办公室越修越豪华,小汽车越坐越高级。
九是处事圆通、好人主义,喜欢当瓦匠“和稀泥”,喜欢当木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不当铁匠“硬碰硬”。
其实,这张画像不仅针对政府中得了作风蜕化“慢性病”的人,而且对企业也很有针对性。尤其是对那些富起来、大起来、狂起来的老板,更加适用。此外,对那些高级职业经理也很适用。尤其是那些对企业发展贡献大、群臣之中官位高、参与企业年头长、私下与老板关系好的高层管理者更加适用。
薄熙来所作的这张“画像”,最起码有三层意思。第一、指出这种作风蜕化的人,就其性质而言,虽然不是企业的“致命伤”,但也是“慢性病”。第二、对“慢性病”的“九种表现”,画得暴露无遗、剥得体无完肤。第三、薄熙来把作风蜕化是“慢性病”与贪污腐败是党的“致命伤”,加以对照,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如果不注意,“慢性病”照样会“病入膏肓”,最终致命。
薄熙来作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能把贪污腐败的“致命伤”伤在何处,作风蜕化的“慢性病”病在哪里都说的这么透彻、这么明白,实在是难能可贵。我们学习薄熙来的这些观点,不仅在于如何欣赏,而在于如何防微杜渐,敲响警钟;在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更重要的是,不要以为政府中才有这些“画像”,其实,在企业中,“画像”中现象也是大有人在的,这更加需要引起各级领导和各级管理者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