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闪腰、补点钙,骨头疼、补点钙,睡不好、补点钙……在商家的宣传下,不少人把钙当成了“万灵丹”。然而发表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8月刊上的一项新研究提醒我们,血液中的钙离子水平太高,可能增加罹患肝硬化的风险。此外,过量补钙还存在其它问题。那么,我们应如何补钙呢?下面让我们就此问题请教营养师。
1.是否缺钙应如何判断?
2.钙补充过量有何风险?
3.我们应如何正确补钙?
A1: 一看症状:婴儿期缺钙可能出现多汗、夜惊、烦躁、枕秃、生长发育迟缓,甚至会出现骨骼发育异常:O型腿和鸡胸;青少年缺钙出现体格发育较慢,低于等年龄段的同学;绝经期女性缺钙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腰背疼痛、驼背、骨折等情况;老年人缺钙易出现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质增生。
二看膳食:回顾自己是否经常使用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类及奶制品、豆制品等
三看指标:测定血钙浓度;测定骨密度(BMD)
A2: 1、补钙过量,增加骨质疏松风险。2、补钙过量,增加结石病风险。3、补钙过量,增加心脏损伤风险。4、补钙过量,影响矿物质铁锌等的吸收。
A3: 建议1、钙补充剂不能乱补,对于青春期、孕期、更年期等特殊时期的人群,钙需求量大,而正常膳食又无法满足需求的人群,如对牛奶过敏等,可以适当补钙。2、找寻富含钙以及消化吸收利用高的食品:奶和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
3、骨头汤不是补钙好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