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万斌,何万斌讲师,何万斌联系方式,何万斌培训师-【讲师网】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何万斌:后E总裁班战略决策能力、组织建设能力、个人整体素质,是企业家成长的三大方面
2018-09-26 2596
对象
企业管理层
目的
后E总裁班战略决策能力、组织建设能力、个人整体素质,是企业家成长的三大方面
内容

战略决策能力、组织建设能力、个人整体素质,是企业家成长的三大方面。


一、

习主席说:“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他还说:“不要听到这个要求就感到不舒服,我们内对领导干部也是这样要求的,而且要求得更严。”事实上确实如此,比如,十八届中央政治局5年时间集体学习了43次。已经身为国家领导人了,仍然对学习成长丝毫不放松,为什么?原因正如习主席所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以要“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习主席的教诲,换一个说法就是:企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前提是企业家要持续健康成长。由此可见企业家成长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二、

本文谈的企业家成长,主要指的是影响力在十亿规模以上,并且有高远追求的企业家的成长。在《何万斌解读顶端培训》一文中提到:“作为一个企业家,要做好企业,无非是要结合企业内外部情况的变化,做好如下九个方面:战略决策、执行落地、文化塑造、机制建设、人才战略、资本战略、精神弘扬、智慧觉醒、前沿探索。”也就是说,企业家成长主要是指这九个方面的能力的成长(这九个方面更具体的内容,可参见文章《何万斌解读战略执行》、《何万斌解读人才资本》、《何万斌解读文化机制》、《何万斌解读企业家精神》、《何万斌解读太极智慧》、《何万斌解读互联网+》、《何万斌解读新零售》等)。所有这九个方面,如果做极致提炼的话,其实就两个方面:战略决策、组织建设。也就是说,企业家的成长,核心就是战略决策能力的提升、组织建设能力的提升。此外,还要向着伟大企业家的方向,持续的让自己获得内在的全面的提升,也就是个人整体素质的提升。而且,战略决策能力、组织建设能力、个人整体素质这三个方面,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是相互关联、彼此影响的关系。


三、

关于战略决策能力。所谓战略决策,就是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事关成败的重大决策。可以说,做对一个战略决策,可以让你节省十年时间;做错一个战略决策,可以让你十年时间白干。还可以说,战略决策是一切的前提。决策对了,才可能有未来;决策错了,一定是没有未来的。当然,决策的正确和错误,不是只有两种状态,而是有很多种状态,最坏的决策相当于是负的无穷大,最好的决策相当于是正的无穷大。如果排除掉极端情况,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区间,比如从-100~+100,0以下的都是错误的决策,0以上的都是正确的决策,-100是非常错误的决策,+100是非常正确的决策。对于企业家来说,做了一个正确的战略决策,多赚10亿、100亿是毫不夸张的;做了一个错误的战略决策,损失10亿、100亿甚至让公司倒闭,都是有可能的。正确的战略决策:比如,马云当年了解到互联网后,不是做网上翻译社而是下定决心要将广大企业、广大商品都搬到网上去,基于这样一个重大的方向性决策,才有了后来的阿里巴巴。又比如,刘强东当年彻底转型线上,战略投入物流,才有了京东今天的成功。错误的战略决策:比如,乐视今日之败局证明了贾跃亭先生的生态化反战略,至少目前看来是错误的。又比如融创的孙宏斌先生,一年前选择100多亿投资乐视,现在几乎全部清零,这个眼下看来也是错误的。还比如,万达当年选择发力电商,而不是将相应资源用于更进一步的强化线下,在眼下看来也是错误的。另外还比如,滴滴收购Uber中国之后,选择了出行领域的全球化战略而没有选择全服务领域的生态化战略,在眼下看来至少是陷入了被迫应战的境地,由此可见也是多少有些偏差的。事实上,企业家面临的是非常复杂并且不断变化着的决策场景和经营环境,所以现实当中要作对一个正确的决策其实非常不简单,而作出一些不那么正确甚至错误的决策,有些时候确实也是难以避免的。你想一想,连王健林、孙宏斌这样的久经考验的大几千亿规模的领袖级企业家,都会在战略决策上出现重大的偏差甚至错误,更何况是一般的企业家呢?!所以,战略决策能力的提升,是一项需要终身坚持不懈的修炼。


四、

关于组织建设能力。战略决定组织、组织决定功能。什么是组织?个人之上是团队,团队之上是组织,组织之上还有组织,整个公司就是一个组织。所谓组织建设,就是让你的组织能力符合战略决策的要求,让你足以整合各方资源推动战略决策的高效落地,从而赢得客户、赢得市场、超越对手。要想做好组织建设,需要搞清楚组织的目的,需要搭建好组织的架构并做好架构调整,需要解决好人员问题尤其是干部、骨干问题,需要形成好的组织作风、形成好的文化氛围,需要设计好的奖惩机制、形成好的组织秩序,需要拥有好的指导思想、好的理念原则。等等。华为、阿里巴巴等的成功,跟他们强大的组织建设能力是分不开的。乐视生态化反战略的失败,除了无内在本质关联的多元化逻辑外,跟他的组织能力差也是有关系的。贾跃亭先生整了一帮牛人,有的是真牛人,但有的未必那么货真价实,关键是,如果没有经过很好的磨合或者没有强大的系统作为支撑,牛人彼此是在相互较劲还是在相互支持,彼此是齐心协力还是离心离德,整个公司打起仗来是有章有法、进退有序还是各自为战、难以协同,这些问题恐怕都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组织建设问题本质上是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比如1加1等于2,这是一个最简单的数学问题,但是放在组织当中,把两个人放在一起,1加1未必就等于2,因为答案可能是零,甚至可能还是负数,当然,也有可能等于2甚至等于11。当年联想交班,为什么一分为二,让杨元庆先生掌管联想集团,让郭为先生掌管神州数码?其实柳传志先生一开始是让杨元庆作为一把手、郭为作为二把手,将他们俩组合在一起的,但是两个人根本没法配合,这才有了联想的分拆。另外,为什么很多公司都是1+1的模式?比如华为的任正非和孙亚芳,三一的梁稳根和唐修国,海尔的张瑞敏和杨绵绵,阿里巴巴的马云和蔡崇信,复星的郭广昌和梁信军,滴滴的程维和柳青,等等。这背后其实也包含着组织建设的内在逻辑。如何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建设一个与时俱进的更加强大的组织,很显然也是企业家从始至终都要严阵以待的重大课题。


五、

关于个人整体素质。战略决策和组织建设,是专业能力更是综合能力。做出一个好的战略决策,往往需要基于深厚的积累和通盘的考虑。建设一个好的组织,往往也需要领导人在很多方面都具备引领、示范的能力。同时,企业家不仅仅是企业人,他还是一个社会人,需要他处理好与家人、朋友、社会等方方面面的事情和关系,同时还得调整好自己。因此,个人整体素质的提升,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包括广度的提升,比如是否具备全国化视野、全球化视野。包括宽度的提升,比如既具备专业技能又具备管理能力,既能处理好工作关系又能处理好家庭关系。包括厚度的提升,比如是否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是否具备历史的观点、是否具备深厚的思想性。包括深度的提升,比如是否能够相对容易的就看到事物的本质,是否能够比较快的对人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包括高度的提升,比如是否能够站在人民、民族、人类的角度看待企业和个人,是否具有使命感、是否具有家国情怀、是否具有英雄情结、是否具有理想情怀。企业家个人整体素质的提升,核心就是围绕一个企业家应有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树立,并且让自己在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尤其是重要方面,都能更好的符合理想、信念的要求。这个其实就是不断的朝着伟大企业家的方向前进的过程。


六、

反思自己。我从2000年上大学那一年树立了创业理想至今18年,在创业的外在成就上几乎没有什么建树,特别是和同龄人比如facebook的马克-扎克伯格、美团的王兴、滴滴的程维等相比,在创业成就方面更是有着天上地下般的差别,原因到底是什么?除了个人出身、天赋运气等客观条件外,根本的还是自己35岁前在战略决策能力、组织建设能力、个人整体素质三大方面,都是有着这样那样的重要不足甚至是缺陷的。在战略决策方面,曾经认为40岁之前一定要做成一家十亿美金的公司,其结果就是做出了脱离实际的战略决策和战略调整。在组织建设能力方面,比如因为对人性的把握不够到位、领导能力的不够成熟,所以在更好的团结人、更好的帮助他人成长、更好的建立正确的人际秩序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到位的地方。在个人整体素质方面,比如因为心智的不够成熟,所以在面对困难局面、复杂局面和形势变化时,没能更好的保持镇定、淡定、笃定,进而没能做出更好的或者正确的应对。不过,在2016年第三次创业小试验结束之后,基于此前深度观察、深度实践、深度思考的基础上的深刻自我反思之后,可以说在这三个方面都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和提升。当然,进步是没有止境的,要符合一个伟大企业家的内在要求,还需要付出少则一、二十年多则三、四十年的不懈努力。


七、

放眼企业界。作为讲者,听过我课的学员并且私下里还有交往的,既有几千万几个亿规模的企业家,又有几十亿上百亿的企业家。同时,还有千亿级的领袖企业家听过我的专题报告。作为学者,以及基于爱好和志向,我将近20年来,持续大量的观察、学习甚至研究了中国乃至世界的领袖企业家群体。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好些几十亿上百亿的企业家,相比千亿乃至上万亿级的企业家,撇开外在规模、成就上的差别之外,确实在内在的个人的整体素质方面,是有着巨大的差别的。也就是说,个人的整体素质,包括思维、眼界、认知、作派等等,你会明显的感觉到差距。这样的差距在许许多多或大或小的方面都有体现。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私下走访过几百亿和千亿级的企业家,也走访过几个亿和几十亿的企业家,按照常理来说,越大的企业家越不重视你一些、越小的企业家越要重视你一些,但事实上却是刚好反过来的。越大的企业家对你越尊重越重视,越小的企业家对你越没那么尊重没那么重视,甚至个别的还到了不礼貌的程度。这样经历几次后,在认真反思自己有哪些做的不对或不好的地方的同时,我也给自己定了一条小小的规矩:如果有幸能以管理学者的身份去和企业家见面,原则上百亿或者百亿美金以下并且暂时还没有太多私人感情的,要么他来找我,要么他就派车接送我,我就这么直接过去是不太可能的。或许有人会觉得老师你是不是有点势利,其实真心不是这个原因,确实是因为感受到那种强烈落差后的一种正常应对策略(当然,要特别强调的是,作为创业者或者作为个人,如果有机会和各个层面的企业家交往,那都是我的荣幸,断然没有一定要对方来找我或者接送我这样的说法)。又比如,三一的梁稳根董事长不久前当选为新一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三一的唐修国总裁当天在朋友圈转发了消息报道,并且写到:责任更大了!就这短短的五个字,其实体现的是一个领袖级企业家的综合素质:责、权、利,恐怕有太多人将焦点放在了“权”和“利”上面,但正确的一定是将“责”放在第一位、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有些做到几十亿甚至过百亿的企业家,提起那些领袖企业家时,或许有不服气的言行体现,这一方面是好事,说明你有更大的追求,但另一方面,确实是需要承认,自己和他们是有差距的。邓主席当年,毫不讳言我们中国落后的现实,这种坦荡反倒成了我们改革开放、发展进步的认知基础。这对我们的启发是,一定要客观的承认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这样才能更好的缩短差距乃至实现超越。这一点奇虎360的周鸿祎先生是非常让人钦佩的,江湖上盛传他当年对马云先生是不服气的,但一两年前他公开表明自己和马云确实是有差距的,虽然他这样说,或许有因为跟腾讯已经交恶了,所以需要跟阿里巴巴走的更近一些,但我相信他这样的说法是真诚的,是基于深刻的自我反省和对照后的清醒的认知。也恰恰是因为有这样的认知,说明他和他的公司还有着更为远大的发展前途。


八、

企业家如何自我成长,根本的无非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专注于本职,另一个是广泛去接触。所谓专注于本质,就是从自己企业的战略决策工作、组织建设工作中,从每一天面临的事情的处理、面对的人际的交往过程中,深入思考、孜孜以求、不断精进。同时,在具备人、企业要与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的基础上,在做企业的每一步当中、在生命的每一天当中,都坚持不断复盘、不断总结、不断反省、持续深入全面彻底的进行自我批判。所谓广泛去接触,就是要多读书尤其是多读那些不那么好读的书,关键是适当的多接触别的企业、别的企业家,多到各个地方去看看,多去感受、接触、交往一些高人,多跳出自己日常的工作圈子到更广阔的世界里面去体验,多去跨界做一些交流和交往,多去做一些对外的分享、讨论,等等。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不要忘记的一点是要紧紧围绕着自己的企业要如何发展这个核心。把自己放出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收回来,因为作为一名企业家,除了必要的生活和休息时间外,你的一切行为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向:如何把企业做的更好,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企业家。“专注于本职”比较好落地,“广泛去接触”怎么去落地呢?考虑加入到一个高质量的企业家圈子里面去,比如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等。如果你是潜力型企业家,未来有机会做到几十亿几百亿甚至更大的规模,可以考虑到湖畔大学去读书。如果你是实力型企业家,公司规模已经到了几十亿几百亿甚至更大的规模,可以考虑到国研斯坦福去读书。(注:湖畔大学是柳传志、马云、冯仑、郭广昌等发起成立的培养企业家的机构;国研斯坦福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斯坦福大学共同推出的企业家培养项目,更详细介绍可参见《何万斌解读顶端培训》。)


九、

企业家要想获得更好的成长,需要处理好“学以致用”和“学不以致用”的关系。“学以致用”好理解,这一点相信是几乎所有的企业家都非常重视的,因为学习上的“学以致用“,就像工作上的“务实”一样,如果你不重视,企业不要说发展,连生存都会有问题。“学不以致用”如何理解呢?这个说法是从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先生那拿过来的,其实讲的就是要重视学习那些看起来无用的东西,要重视“无用之用”。比如,一个企业家,去听一场音乐会、去看绘画大师画画、去听科学家讲科学前沿、去听部长讲宏观经济、去听哲学家讲马克思,这些看似对做好企业没啥用处的东西,但是如果你适当的多接触,同时内心的“念”始终放在自己的企业上,这样很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像马云,李一“道长”的课他也去听,王林“大师”的表演他也去看,太极拳他也去练一把,他做的这些看似和做企业不相关的事情,可能恰恰就是他成为世界顶级商业领袖的关键要素。


十、

企业家要想获得更好的成长,尤其要关注“不知道自己知道”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如果你“知道自己知道”,那你就让它去发挥作用好了。如果你“知道自己不知道”,那你选择规避它或者学会它或者找个知道的人。关键还是要不断的把“不知道自己知道”变成“知道自己知道”,这样就不至于浪费掉、错失掉本属于自己的机会。更关键的还是要不断的把“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变成“知道自己不知道”,这样才不至于掉到陷阱里面去。比如,有的企业家对金钱有偏执的观点,因为自己很爱钱,就认为别人都和他一样爱钱;因为自己在努力追求钱,就认为别人和自己一样也在努力追求钱。甚至认为不爱钱的人那就是虚伪,不努力追求钱的人那就是犯傻。但事实上,人到了一定的层面后,物质到了一定基础后,完全是有可能达到对金钱超脱的境界的。当然,我是爱钱的。我的理想为什么是去创建一家伟大的公司,而不是优先去创办一家伟大的大学呢?我的理想为什么是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家,而不是有政治和学术追求呢?恐怕这跟自己爱钱、跟自己对财务自由有很大的向往是有着很大关系的。当然,金钱只是手段,绝不是第一位的目标,更不是目的。同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很正常。但是,我们绝不能因为自己爱钱就认为所有人都爱钱,因为自己对金钱没那么超脱就认为没有人对金钱超脱,而是要坦然接受确实有人比我们有更高的对待金钱的境界。如果不认知到这一点,你就很难跟那些很高层的领导、很高深的学者产生深层次的良性互动,更不会主动的去提升自己对待金钱的境界。如果我们自己不逐步的达到对金钱超脱的境界,我们创建伟大公司的理想恐怕也是无法实现的。


十一、

企业家成长的根本是要立足于正确的人生态度。这不是空洞的高大上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真理。比如不久前,两位80后创业家,83年的摩拜创始人胡玮祎,85年的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因公司出售分别套现了10亿以上现金,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甚至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观点被广泛刷屏。作为80后年轻人中的一员,自然应该思考自身应该如何看待这样的事件。其实,不仅仅是80后,这是所有人都需要正确看待、对待的问题。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立的是什么?不惑的又是什么?我认为,立的是人生的志向和追求,也就是你的人生你想要的是什么。作为企业人,人生最有价值的志向和追求就是创建一家伟大的公司。同时,志同道合的兄弟、情深义重的师友、特别是幸福美满的家庭,这些都是人生幸福所必需的,也是事业成功的支撑。不惑的是什么?不惑指的是你的人生有了定海神针,面对压力困难诱惑冲击,你的内心不会因此而困惑。因为你清楚了自己的人生不追求什么、不需要什么。每个人的人生,都要面临四个关键的考验:权力的考验、名声的考验、金钱的考验、美色的考验。关于权力,权力它首先是一种责任,想要权力,首先你要掂量清楚权力背后的责任。同时,牢记习主席的教诲:“当官就别想发财,发财就别想当官”。关于名声,做到问心无愧、对得起天地良心,然后适当的对外做沟通表达就可以了,重视好名声,但不要被声名所累,要重视但不要在乎别人说你好还是不好。关于金钱,够用就行,不要把大富大贵当成重要的目标,把事业做好、做成功了,只要不追求奢靡之风、不追求享乐主义,钱怎么着都是够用的。公司股权,占比多一些也不是坏事,但做大之后,像任正非、柳传志那样,只有公司1%、2%的股份,甚至更少一些,那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只要在制度设计上让你足以掌控公司就可以了,绝不追求说个人要套现多少个亿、个人拥有多少身价,这些东西顺其自然就行。关于美色,正当性是第一位的,整的像北大沈阳、北航陈小武那样,害人害己、身败名裂,那是非常悲哀的。关键是,找到认同、拥抱你的人生追求、甘愿做好贤内助,同时能够有自己适当的人生或事业追求,并且彼此相亲相爱、相濡以沫的人,组建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这个比追求单纯的美色要重要的多、要有价值的多。总之,追求做事业、做贡献,同时重视家庭、重视师友、重视兄弟,与此同时,坚决舍弃掉对名声、权力、金钱、美色等的不适当的追求,这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天津站 tj.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