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还说,如果是杀人重犯,哪怕看起来身材不算魁梧,别人也往往不会动他,甚至还有囚犯会畸形地崇拜他们。
看起来,这里的“犯人”倾向于指向男性,而“容易被攻击”的罪名似乎都有共同点,就是冲击了男性价值观、英雄情结,威胁到男人的身份认同。
例如强奸,冲击的就是传统的英雄情结,本来英雄应该救美扬名,现在却变成欺负女人,下作地满足性欲,真是枉为大丈夫了。此外,告密和妓女跟班都有类似特点。
同性恋和娈童则是对“男人”身份的直接反叛,令男人的形象变得模糊、弱化、甚至猥琐,因此也被秉持传统主流价值的男人所不容——哪怕,这个男人眼下是个囚犯,但他也是有“道”的。
当一个被传统价值熏陶过的男人入狱时,也许恰恰最需要感受到自己作为男性的价值,以维护个人最后的尊严。所以,当他们看到这3种犯人时,前者可能会因为不舒服、看不惯、“同为男人,我都丢脸”,而攻击后者。
男 人特别不喜欢“不像个男人”,不容易接受“中性”、“柔弱”、“娘娘腔”这类形容词。相比之下,女人在某些方面则比较容易接受“中性”、“假小子”,甚至 自嘲为“女汉子”。相当一部分女人自豪于自己拥有“强大”、“勇敢”、“刚毅”这些传统属于男性的特质——比如著名的“铁姑娘”就是一个例子。
这个现象,也许有两个原因。
一、 本来,无论男性特质还是女性特质,人多多少少都拥有一些。男人也会温柔,女人也可刚毅。虽然因为性别关系,会有一定差异,但不至于差太远。但是,传统文化 将人的特质分开了男女,还分成一二等。男人付出“压抑女性特质”的代价,获得“第一性”的地位。你说他不像,等于贬低了他。女人则越来越被允许释放男性特 质。这种允许,意味着地位提高,所以她们容易接受“自己拥有男性特质”这个事实——因为这代表自尊的提高。
二、有一部分女性,她们更愿 意展露自己彪悍、勇武、粗线条的一面,不愿意接受自己温柔、细腻、体贴的一面,人家好心帮她提东西,她还质疑别人歧视她。这种人,很可能是因为心中的女性 形象被打压得太厉害,以致她们急于抛弃“女性”,奔向“男性”——这种情况的背后,往往是低落的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