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教练同仁Connie分享了一个故事,她和一个新朋友第一次见面就迅速点到了对方的痛处,对方一方面感叹“你真懂我”,一方面迅速转移话题,提出请Connie和几个好友一起去喝茶。
认识Connie的朋友们都觉得她很厉害,经常把人的优点、缺点、特点说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有时会给人恍然大悟的提醒,有时也会给人暴露太多的尴尬。
作为教练,我们到底如何做好这面“镜子”呢? 我个人觉得,好的教练需要做个能长能短、亦亮亦暗的镜子。
所谓能长能短,就是我们要有驾驭和客户的对话的综合能力,如果我们的资历、知识、人生经历、教练技巧不足以和客户旗鼓相当的话,我们就自然成了一面短镜子,这个时候,我们是不能很好地给客户照镜子的,因为客户照不全面,不是缺了半个头,就是缺了一只脚或一个胳膊。这个时候勇敢的做法或许就是建议客户换一个更长一点的镜子(能力更强的教练)。另一种情形,就是我们完全有能力将客户照全,这个时候要适度地使用好镜子,比如要用和客户差不多高度的镜子来展开对话。否则,两米高的镜子站得高望得远,客户只看到一米七的高度,我们和客户没有交集的话,谈话就不在一个层次上,客户也很难有收获。建议把高度控制在一米八左右,让客户努力一把,提高一下!
所谓亦亮亦暗,可以借用Connie的故事。镜子的光亮度要适合客户的情况。如果太亮,就如Connie的朋友会觉得不舒服。教练的本分是让客户看清自己,不是让客户裸露在我们面前。我记得Robert Kegan (变革免疫理论创始人,哈佛大学教授)老师在上课时说过,我们无法知道别人的痛点有多高。所以适度地、灵活地调整镜子的光亮度是教练要做的另一件事。 对于Connie,我就玩笑地建议她给镜子配张“膜”,这样可以把她镜子的光芒稍微遮去一点。
教练是个看似简单做起来难的工作,不断强化镜子的功能,是一个毕生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