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陈益峰
1、椅子坟的结构
椅子坟,也叫交椅坟、龟壳墓或龟甲墓,广泛分布于浙江、江西、安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的一种坟墓样式,主要结构是地面椁室(或者坟堆)加上后部的圈式围墙(坟圈),围墙自后朝前作缓坡式降低而在整体上呈现出椅子的形状。
这种椅子坟或与之相近的墓形总的形制特点是前低后高、前方后圆。但是它们在形制样式的细节上因地因时而异地存在着许多近似的变体。
2、椅子坟的历史
椅子坟的历史可能可以上溯至北宋。广泛用于椅子坟和龟壳墓的三合土和糖灰水黏合剂技术在宋代就出现了。
明代宏治年间1504尚书俊所书《林氏重修先墓记》,莆田尊贤里福平山林氏九牧公墓九坵一行,并丙向,重修后九龟平峙,广一十六丈而奇,莆仅有也。
万历三十五年(1607)丁未秋,工部侍郞温陵何乔远所撰《福平山志》,亦提到予尝至其处,见九坟齐列,作龟体,莆人谓之九龟。这是关于福建龟壳墓的较早记载。不过龟壳墓在福建的成形有可能更早。各地尚保存不少使用三合土技术的宋元时期家族祖墓。虽然这些坟墓屡次经过族裔的整修,但仍然还能看出一些痕迹来。漳州市新华东路保存的宋代“萧状元墓”亦属三合土铸造的椅子坟、龟壳墓。
3、椅子坟的功能
东南地区的地形地貌以丘陵或河谷小平原为主,考虑到防水护坟的物理功能,椅子坟和龟壳墓的墓丘造型虽然各异,但其墓后墩或坟圈基本上采用接近上半圆的形式,或单重、或多重,并呈缓坡式降低。椅子坟带有半圆形坟圈,这样有利于聚集山川灵气,防护煞气对坟茔的冲击,营造舒适柔和的小气候环境,是风水中最好的坟墓形式。
清人陈盛韶所著《问俗录》,形象地将这种坟墓结构形态的特征归结为“形若半月,后仰前俯”。由于受到藏风、聚气、压煞、消煞等风水观念的影响,在物理上起到防水护坟功能的坟圈构造各异,墓地空间较大及坡度较缓的地方,或开沟、或造云墩,或做围墙,以便于与墓丘区隔开来。墓地空间较窄或坡度较陡的地方,许多椅子坟和龟壳墓的坟圈和墓丘的区分已经不太明显,往往连成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