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企业内部,互相信任的文化非常重要,但企业要让员工团结在哪里?全部团结在领导周围,这是个好办法,于是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到处悬挂着企业领导人的头像,到处是领导人的语录,到处是公司光辉的场景。员工喜欢这样吗?他们会觉得这些宣传很漂亮,但是和自己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反而更强化了,那是老板的企业,我只是个打工的,这样不利于团结的印象。
甚至很多员工,最恨的人就是老板,因为公司有奖惩呀,怎么能时刻团结在老板周围?在公司全谈工作,烦不烦呀,员工还是需要朋友,需要真正生活上的朋友的。其实无论老板干涉与否,员工在任何一家公司,都可能因为爱好,可能因为拼车,可能因为购物,可能因为同乡,可能因为参加某次培训,可能因为项目,结成一个个非正式团体。
这样的非正式团体,和企业的上下级团体,有很大的区别。员工们往往在这些,非正式团体中,如鱼得水,而在工作的团体中,如履薄冰。很多企业的员工在开工作会议时的表现,和他下班后的表现,大相径庭,让我们怀疑他有双重人格。
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上,企业内部的非正式组织多一些,内部错综复杂起来,员工感到企业有人情味,起码有一些朋友在,否则就只可能为了钱,留在这里了。所以对老板来说,关心甚至推动企业内部,非正式组织的发展,是企业内部强化管理的有效办法。比如有的企业,组织员工的蓝球会,公司对蓝球会的活动有补贴。企业邀请育儿专家,来公司讲课,让公司的女员工,就育儿问题,组成小组等等。员工在工作之余,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建立充分的信任,为工作中的合作,打下了基础。这些企业中,盘根错节的内部网络,将有利于企业建立整体的相互信任。
有人说,要是有人利用这些内部组织,扰乱公司正常的管理秩序,怎么办?所以我这里才强调,是在公司指导下,建立内部网络呀,不是鼓励员工随意组成组织。总不能某些员工成立了一个,麻将协会,每周都聚集在一起打麻将,公司也鼓励吧。结果输赢越来越大,甚至打了一架,破坏了工作信任。这样的组织,公司当然不备案,不鼓励。可要是公司的内部讲师,为了互相学习的方便,成立讲师协会,定期聚会来讨论课程的话,公司出面备案,按照人头,每人每年500元的活动经费,那就是很恰当的了。
放到社会上来说,也是这样的。美国著名学者福山说,他敏锐地观察到这样的事实:“美国人是反中央集权主义者,但是那些同样是,反中央集权主义的美国人,却自愿服从各种中间社会团体的权威,包括家庭、教会、本地社区、工作场所、工会和专业组织等,他们是社团主义的支持者。”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组织,才打牢了美国社会的根基。
企业的信任这个大厦,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也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它是由一块块信任的小砖头,盖房子一样地,盖成的。而这些砖头,就是公司内部非正式的小团体。在私下里的这些小团体,接触多了,时间久了,团体成员互相信任了。当他们遇到工作中的问题时,这些信任可能让她们的工作更配合,更顺利。否则在私下的小团体中,他还有何面目见人?
老板们,赞助员工的业余生活吧,让员工在工作之余,也能团结在一起,让公司更有人情味,这有利于公司的长治久安,有利于建立内部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