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以自己勤修和谦虚虔诚地态度在夜里得到了师傅的真传,这以后的日子,他自然是苦心练习,日夜在心。不知不觉过了三年,一日,祖师复登宝座,与众说法,忽问:“悟空何在?”悟空近前跪下:“弟子有。”祖师道:“你这一向修什么来?”悟空道:“弟子近来法性颇通,根源亦渐固矣。”这句话呼应上边的诗句,强调精通了法性,也就是精通了长生的道理,又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练习,根源已经坚固了。大家还记得什么是根源吗?根源就是精气神!摒除邪欲,牢藏精气神,才能性命坚牢,长生不老。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方法。若没有一定的毅力,很难修成。对精气神,今人也有更深入的研究,著名国学大师文怀沙在练字的时候就常写“精气神”,常写“清净和”这些字,这都是深得养生之道。
祖师听孙悟空叙说,知道他已经完成功夫的初步,为深造打下了基础,便又循循善诱地说道:“你即通佛性,会得根源,已注神体,却只是防备着‘三灾利害’。这番话既肯定了悟空的学习成绩,又给他提出了更高的学习目标,那就是防备“三灾利害”。可孙悟空一时没闹清师傅的意思,所以沉吟良久,道:“师父之言谬矣。我常闻道德高隆,与天同寿;水火既济,百病不生,却怎么有个三灾利害?”孙悟空这番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此出言不凡,他首先否定师父之言,这种大胆求学的精神值得学习;接着讲出自己的道理:“道德高隆,与天同寿”,道是养生也即长生的道法,德是行为准则,自然法则。道德高妙隆盛,既可与天地同寿。这里可理解为身体长寿,名垂千古。这种见解,已被现代医学研究和事实所证明。道德高尚者由于不投机钻营,心气平和,做事中庸,胸怀浩然正气而心情坦荡,顺应自然法则,所以益寿;又由于有益社会和人民而被人景仰而美名传扬,所以说与天地同寿。“水火既济,百病不生,是讲人的身体五行运行协调,所以百病不生。这深得中国古代医学中的五行之论。《黄帝内经》指出:人体内心肝肾脾肺,分别对应火、木、水、土、金,称为人体五行,五行相互制约依存,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生命体生发疾病,都是五行运行不协调以及各系统的不平衡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