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中海,胡中海讲师,胡中海联系方式,胡中海培训师-【讲师网】
胡中海 2022年度中国100强讲师
著名家庭教育专家、爱与规则教育导师、两性关系导师、个人成长导
47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胡中海:终极灵魂伴侣:你自己
2016-01-20 14292

【心灵成长468】终极灵魂伴侣:你自己

【心灵成长468】终极灵魂伴侣:你自己


导语:灵魂伴侣是自己的内在。外在的灵魂伴侣,是依据自己内在需求所投射出来的物质界形象。灵魂伴侣是养分,但却无法填满我们的缺乏。我们的缺乏只有自己可以填满。


我们相遇,因为同频率

灵魂伴侣跟随着我们的成长需要和演化层次而适当地出现。

细心地观察我们周遭出现的人事物,同样的频率才能互相吸引,这无关年龄美丑好坏。

有些人我们会去尊敬欣赏他,可是就是不会亲近他,因为彼此频率不同。有些人明明知道不需要去接触,却偏偏被吸引,因为处在相同的频率层面。高频率的震动会影响改变低频率,就像火热的阳光能够晒干一滩水,一杯水可以灭熄蜡烛的小火。


信赖自己选择灵魂伴侣

在人世间,灵魂伴侣最重要的基础是互相信赖,先藉由相信自己,进而找到灵魂伴侣的。

所有真善美的实相,皆是由信赖创造而出。信赖自己,便会信赖自己的选择,自然吸引到也是信赖自己选择的灵魂伴侣。彼此都信赖自己的选择,自然没有疑惑。

不过对有的人来说,这个过程是反过来进行的,先相信灵魂伴侣,再提升自己。我们对一个人信赖,不管对方作了什么或让自己产生顺逆的心情,我们总是为对方找到善解的理由,总是相信对方所做所为是有更高意义,这种让我们产生从根本心灵信赖的对象,是最至善的灵魂伴侣,一种传承的意识之光,一种日月太极的显现,宇宙核心相连的震撼。


善解,是灵魂伴侣最大的特质

不管在任何状况下,我们的灵魂伴侣对我们所有一切言行举止,都是善解的信念。我们有多少喜悦和信赖,便呼应出同等的频率对象。

当我们以自己为中心散发至善的念头,也才能成就至善的相对通道。随着我们的演化阶段的期间长短,若对方无法同步成长,会善解分开,各自前进。所以,可以选择设定一个心智年龄同步成长的灵魂伴侣。


真正的灵魂伴侣是自己

灵魂伴侣是自己的内在。外在的灵魂伴侣,是依据自己内在需求所投射出来的物质界形象,经由意念频率吸引来的外在人物。他与自己当下需求的内在相似,却不是真正的需要。我们仅是借着外在灵魂伴侣的一言一行,观照自己的本来面貌。

所以,没有一个灵魂伴侣是固定而能终生满足你的需要,因为我们的心在变动,对方也在变动,所有一切都是变动的进行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他人再亲再了解,还是有距离。灵魂伴侣再多完美,他还是他,不是我自己。灵魂伴侣是养分,但无法填满我们的缺乏。我们的缺乏只有自己可以填满。


灵魂伴侣并不一定跟我们终生不离

他的特质在于彼此心灵上的信赖和善解,好聚也好散,互相祝福。但心灵永远在一起。


回复如下关键字即可收到相关主题的美文:

爱情】【关系】【道德】【训练】【男人

女人】【感悟】【生命】【父母】【温暖】

【难忘】【慈善】【自己】【黑暗】【吸引】

【强大】【财富】【享受】【开心法则】【觉醒】

【真相】【创伤】【康复】【启蒙】【仰望】【唤醒】

【世界能量】【亲密关系】【婚外情】【正视自身】【幸福】

【真爱与迷恋】【梦中情人】【内在幸福】【菩萨相】【力量】

【大漠】【放】【青少年出国】【王菲】【爱不怕】【真实人品】

【生命与撒谎】【爱的艺术】【致命心态】【女人品质】【吻心】

【剖析男人】【醒来与再生】【自由与理想】【觉察与自省】

【不成熟的女人】【父亲与自由】【危险心理学】【负能量】【修嘴守心】【心理疾病】【心理咨询师】【觉醒】【觉察说话】【觉察力】

【觉察需要】【修行创业】【修行与修养】【爱感召】【爱现在】【母亲效应】

【抑郁忧郁】【超体】【幸福晨颂】【超体修行】【生命宁静】【爱自己】【给予与付出】

?在喧嚣的网络中寻求一片宁静之地,让心灵,在这里停泊……

若你有情感上的困惑,解不开的心结,欢迎你添加微信26395815,胡哥,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能治愈你的知心大哥!介绍系统实用的心理学理念、家族财富传承和两性关系与个人成长

你感受这份美好用了 · 秒,

一段美文,一幅美图,让我们一起寻找心灵的温暖港湾......



***************

新巅峰教育,旨在目标、情绪、沟通等方面提供系统、专业的学习、咨询和服务,协助您改善与自己、伴侣、孩子、父母、家人以及金钱的关系,从而能享受成功快乐的人生!

个体咨询、团体咨询、团体培训


你感受这份美好用了 · 秒,

点击右上角分享至朋友圈,只需一秒哟~

2013年爱行天下356场

2012年爱在民间315场

2011年与爱相会287场

十年间胡中海全国巡讲3000余场,受益人群超百万人!

践行怀大爱、做小事!

向全国范围招募爱心个人和事业伙伴

用生命感动生命,以行动带动行动

我(新巅峰李娜老师)除节假日以外,每天更新一篇关于“爱与幸福”的文章

把爱传出去,把幸福带回家

欢迎朋友们和学员们分享更多的好的故事、学习感受和自家改变的故事给我,

--------------------------------------------

想让手机随时收到李娜老师、胡中海老师的信息吗?请用手机微信右上角扫一扫功能扫描二维码关注!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素材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对内容有任何异议,欢迎与小编联系交流)


咨询电话:13734039479赵老师

编辑李娜

击“阅读原文”查看原文

谈你所谈,想你所想,

讲述你的经历,提出你的建议,

为自己开一扇门,为别人送一束光……

唠嗑就来胡中海心理学,咱们都是有内在的人

记得不要发广告,李娜24小时盯着的,胡中海心理学只做纯净版。

李娜推荐

还有更好的方法么?

唯有参加新巅峰教育的VIP企业私人定制、个人私人定“爱”
★【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请加微信:
731569981,与我们专家老师在线交流】
https://xdfhzh.jiangshi.org


《新巅峰教育~生命爱与智慧教育~传播激励计划》

点击右上角分享至朋友圈,只需一秒哟~

人因梦想而伟大! 也因学习而改变!

更因行动而成功!

恭喜您选择近5万商业精英关注的公众平台

新巅峰教育--国内最高品质的家庭教育

有问题请使用:VIP私人定制《造就精神贵族祖先》家族系列课程

精彩源于持续不断的分享,关注三个月胜过修行三年。关注三年改变一生命运

新巅峰教育国内最高品质家庭教育

同时关注:

中国家庭教育nte2013

新巅峰教育A-newtop

【中国家庭教育240】心理咨询师:三问父母

【中国家庭教育240】心理咨询师:三问父母


一问:你知道你孩子现在多大了吗?

  一天,一个母亲带女儿前来接受心理咨询,见到我,她对女儿说:叫爷爷。  

  她女儿就很乖地叫我一声:爷爷好!  

  面谈结束,她又对女儿说:跟爷爷说再见。  

  女儿又很乖地对我说:爷爷再见!  

  我在后来的面谈中问这位母亲:你女儿现在多大了?  

  她回答:20岁了。  

  我又问:你女儿8岁和你女儿20岁,你对她会有什么不同?  

  对于这个母亲来说,这个问题显得有点复杂。


  她的女儿已经20岁,在一所大学读二年级。但在母亲的眼中,她的女儿是8岁。因此,她对女儿说“叫爷爷”、“跟爷爷说再见”。女儿就用8岁的样子对我说:“爷爷好!”“爷爷再见!”这位母亲没有意识到,她的女儿已经长大成人,需要学习用成人的方式跟人交往。母亲在无意之间把女儿变得幼小,女儿就甘愿这样幼小。其实,在这种场合,她的女儿对我更适当的称呼应该是“老师”,而不是“爷爷”。我在想,这位母亲的年龄只比我小一岁,为什么一岁之差,就有一辈之隔,以至于她让女儿叫我爷爷呢?是出于对我尊重?是因为我长相看老?这里还有更深层面的原因:这位母亲有20年时间没有出来工作,很少跟社会接触,“不知有汉,何论魏晋”,在无意识中不让女儿跟自己一起长大。她让自己停留在28,让女儿停留在8岁。


  有一种心理辅导理论很关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其中包括三种关系模式:P—C关系,C—P关系,A—A关系。P代表父母(Parent),C代表孩子(Child),A代表成人(Adult)。健康的P—C关系包含一个发展A—A关系的任务,是指父母有意识让孩子在心理上渐渐长大,从而在他们身上发展出建立成人关系的兴趣与能力。但在心理咨询的经验里发现,许多心理问题来自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的不适当的关系。许多中国的父母跟孩子建立的是过于溺爱与控制的P—C关系,而孩子跟父母建立的则是过于依赖同时又叛逆的C—P关系,那种带有社会兴趣与合作精神的A—A关系能力却未能发展出来,或者说发展得相当薄弱。而健康的P—C关系也难以在孩子身上建立起来,这也影响孩子将来养育自己子女的能力。在这样的父母眼中,他们的孩子似乎永远停留在8岁,不管孩子长到多大,他们都用对待一个8岁孩子的方式对待他。这就影响了孩子的心理成长,甚至可能使他们在进入成人世界之后,依然在像一个8岁的小孩在寻找父母,试图跟人建立一种依赖的C—P关系,或者相反,他们有时候又变成了他们父母的样子,跟人建立一种过度保护和控制的P—C关系。


  有一个这样类型的母亲,带女儿前来寻求心理咨询。女儿正读高三,发展出一种贪食症。长期以来,她控制不住自己大量吞吃食物,同时又害怕自己会长胖,内心一直处于激烈的冲突与焦虑之中。直面的治疗,真正关注的不是心理症状本身,而是症状产生的生活根源和症状被赋予的象征意义。在症状的背后,我们了解到,女儿出生不久,父母到美国去工作,把孩子留在国内。当女儿长到6 岁,父母才从美国回来,把孩子接到自己的身边。在他们出国的几年时间里,女儿被寄养在几个亲戚家。他们回来之后,在很长时间里,发现女儿对他们相当漠然。分析起来,父母与女儿之间的依恋关系过早中断,可能在女儿的内心留下一个很深的需求空缺,这空缺又可能成为女儿后来发展出进食障碍的潜意识根由。他们并不了解,女儿的进食障碍是一种象征的表达:要把过去失掉的“吃”回来。而在回国之后,母亲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对女儿更是百般溺爱,满足她的一切要求,反而在孩子身上养成了一种依赖的习惯。母女之间这种依赖的关系也成了进食障碍滋生和发展的温床,它似乎在鼓励女儿去吃:妈妈亏欠了你,现在,你尽管吃吧,不管你吃多少,妈妈都满足你。这样,这个母亲,就像看到在襁褓中的女儿饿得哇哇大哭,给她喂太多的奶,以至于孩子吃得吐了出来。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父亲前来寻求心理咨询,原因是,最近两天,他的儿子“离家出走”了。我问:你的孩子多大?他回答说:30多岁。儿子30多岁了,父亲说他“离家出走”,这听起来很奇怪。是不是他儿子智力有什么问题,不是。他的儿子虽然30多岁,已经成家,但在心理上未能真正长大,像一个10岁的顽童。进一步了解发现,儿子之所以长不大,是因为父亲在潜意识上不让儿子长大。了解这位父亲的成长经历,发现他自幼丧父,从未得到父亲的关爱。当他长大成人,为人之父,这种潜意识里的缺乏依然存在,以至于他在不自觉之中对孩子有毫无节制的溺爱,却不知道这是在补偿自己内心里的父爱的空缺。而这样的父爱,不能让他的孩子长大。


  我想到另外一个母亲,自幼给儿子洗澡,洗着洗着,儿子进入了青春期,她自己还没有意识到。初三的暑假,儿子去参加一个夏令营。母亲不放心,随之而去,跟在儿子后面,随时照顾儿子。一天活动结束,儿子跟同学们进一个帐蓬里去洗澡,这个母亲担心儿子不会洗澡,没有多想就一头冲进帐蓬,喊着:儿子,妈妈来给你洗。儿子感到在同伴面前丢尽脸面,大声喝斥她,这位母亲还很委屈,不明白儿子何以这样对待她。


  同样也是这样一位母亲,她的儿子已19岁,读高三。在咨询过程中,当这位母亲从我这里了解到儿子有了与性相关的生理冲动时,她惊呆了,半晌反应不过来,嘴里不停地说:他还是一个孩子呀!


  在我们的文化里,父母(尤其是母亲)常常对孩子说一句话:不管你多大,在我眼里永远是孩子。当然,这话含有丰富的情感容量。但是,对于父母来说,如果孩子长到20岁,30岁,还把孩子当成8岁对待,那不是爱,而是问题。因此,面对带着孩子前来求助的父母,我常常会问他们:你知道你的孩子多大了吗?


二问:知道你孩子的内心正在经历什么吗?


  那天,一位母亲带儿子来访,原因是:孩子不愿上学了。


  一场谈话之后,我内心有许多感慨,一个问题涌现出来,想问这位母亲:知道你孩子内心里正在经历什么吗?


  三年前,这位母亲曾带儿子来接受咨询。当时,她儿子正读初三,要求父母带他去接受心理咨询,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出现了心理上的异常。母亲带儿子来,是因为看到儿子成绩下降,出现厌学问题。她当时并不知道,她的儿子已经发展出一种强迫性的心理障碍,表现为无法控制地关注数字。经过两次咨询,孩子返校读书,成绩有所回升,但咨询也就中断了。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在中国,有许多的父母,关心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是孩子的心理成长,不知道在学习问题背后,他们的孩子在经历着怎样的心理痛苦。


  三年后,这个母亲又带孩子前来。这时,她的儿子已经读高三,休学在家。这一次,像三年前一样,这位心急如焚的母亲希望通过心理咨询帮助儿子返回学校读书,却不知道三年来,她的儿子的内心经历过多少困惑、冲突、挣扎、痛苦、绝望、放弃……


  我感到惋惜。三年前,她儿子的心理障碍正处形成初期,更多表现为一种倾向,尚未凝结成症状,及时处理更为有利。当时,儿子内心有困扰,但也有强烈的求助愿望或动机,他主动要求寻求心理咨询,并且在咨询过程中积极配合,尝试改变,以至于很快就产生了效果。在心理障碍的背后,有许多需要处理的因素,如,在学校,他跟同伴交往存在困难;在家里,他跟父母的沟通有许多阻碍。母亲过度保护,父亲简单粗暴。当孩子向父母倾诉内心的困扰时,母亲意识不到孩子在说什么,也未加注意;父亲则会讲一大堆道理,说许多损害孩子自尊的话(“走火入魔”,“精神病”),认为孩子的心理困难是一种软弱无能,逼孩子像日本人一样在额头绑一个写着“必胜”的布条。结果是,孩子不愿再跟父母沟通,只是在那里独自挣扎,反而陷入更深的症状。在三年时间里,他表面上在按父母的要求上学读书,暗中累积了许多的问题,发展出心理障碍来。三年前,她的强迫症状还处于萌芽状态,三年后,它长成了一棵大树,扎根到他生活和生命的方方面面,那些没有处理的问题,成了维护症状的条件。最初,他坚持向父母提出再去寻求心理咨询,但他的要求被反复拒绝之后,他内心的求助动机也渐渐熄灭了。


  现在,儿子从学校退学,在家通宵达旦玩电脑游戏,与父母明火执仗对抗。气急败坏的父亲把他的电脑砸了,他做出对应性的报复:弄坏洗衣机的零件,扔掉父母的衣服和物品。父亲跟他说道理,他让父亲滚出去;父亲忍无可忍抽他耳光,他肆无忌惮踹父亲的肚子……最后,焦头烂额的父母通过威逼利诱,让孩子来接受心理咨询,他们的目的依然是:让孩子重新回校读书。但对孩子内心的状况,他们几乎一无所知。

  下面的感受与分析,来自三年后我跟他们的儿子的一场谈话:


  一、孩子来接受心理咨询,不是出于自愿,而是父母的要求。他答应这个要求,目的是为了胁迫父母给他买一台新电脑。


  二、几年来情况都是这样:在学校里,他不知道如何跟人交往,虽然内心里渴望交朋友,但跟人打交道的方式不恰当,反而让同学们觉得他“怪异”,一个个回避他,以至于他在生活中几乎没有朋友,长期陷入孤立的状态。


  三、在家里,他跟父母没有沟通。他曾经多少次试图跟父母沟通,但父母总是作出不适当的回应,渐渐把沟通的渠道堵塞了。现在,他再也不想跟父母沟通了。他的父母,是那种固执的类型,不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事情,更不会走到孩子的内心,去了解他的感受,他的想法,他的需求,让他感受不到理解、体谅、支持。父亲在社会上是个强人,一直试图用自己的强势来征服儿子,曾经给孩子造成压抑,后来遭致孩子的激烈反抗。母亲脾气很急,没有耐心倾听孩子,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总是对孩子唯唯诺诺。而且,在她的眼里,儿子一直都是8岁,她一直用对待8岁小孩的方式对待儿子。


  因为现实里没有沟通的渠道,这位当事人就在内心构造了一个症状,让自己躲在里面。每天,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只跟电脑打交道。这个家庭经验出现的场景是:在房门内,儿子在玩着电脑游戏;在房门外,父母在走来走去。儿子用玩游戏来逃避内心的冲突和痛苦,父母用走来走去表达他们的焦虑和无奈。


  四、三年前,当事人发展出一种强迫行为,而在这症状行为的背后有很深很复杂的根源,这些,他的父母并不知道。最初,他对数字有欲罢不能的强迫关注,为此十分痛苦。在他的要求下,母亲带他来接受了两次心理咨询,刚产生一些效果,咨询就中断了。如果生活中那些导致症状的因素没有得到处理,症状就会得到维持,并且会长出新的症状。果然,据当事人陈述,在此后的三年里,他隐秘地发展和更换了各种症状的形式,并且顽强地保留了口水吞咽的行为。


  五、症状的发生有现实的根源(原因),也有内在的动因(目的)。例如,人有关系的渴望,如果这种渴望没有表达和实现的渠道,一个人会去寻找虚幻的方式去跟人联结,从中获得变相的满足。因此,在我们的谈话中,当事人几乎是饶有兴味地向我讲述这样的情况:他曾跟一个他喜欢的人同桌,并且渐渐觉得这个同桌越来越受到他的影响,也开始发展出吞咽口水的行为。这可能是当事人的想当然,却给他带来一种潜意识的满足,那意思仿佛是说:他跟同桌成了“拴在一根绳子上的两只蚂蚱”,有了一种难兄难弟的亲密关系。他说,他也曾把口水吞咽传给一个他讨厌的同学,这让他觉得自己很有影响力,并从中获得一种价值感的虚幻满足。甚至,他悄悄告诉我说,他的父母也被他传染上了口水吞咽,而他们自己对此却毫无觉察。且不管这些是真是假,但对他来说,简直成了他的枯燥生活中一个私密而有趣的游戏。这种受到潜意识驱动的症状行为及其动机,他的父母不会明白,一般的心理咨询师可能也了解不了多少。


  六、三年前,当事人为症状感到痛苦,还意识自己需要寻求心理咨询;三年后,他把症状变成了他的生活,甚至会保护他的症状。三年前,在接受两次心理咨询之后,他还向父母提出过要求,要继续接受心理咨询,但父母不以为然,予以拒绝。心理咨询中断之后,他只好自己尝试寻找解决办法。其中有一个方式就是在网上查各种关于强迫症的信息,寻找到一个强迫症的群体,长期跟他们探讨,想得到一些方法,让自己走出症状的折磨。但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他非但没有得到治疗,反而受到更多的暗示和强化,变得越来越认定自己是一个强迫症患者。并且,他从跟这个网上强迫症群体的交往中获得了一种归属感的满足。这样一来,他不再想改变症状,反而要保护他的症状。


  七、在跟我的谈话中,他时而流露出一种居高临下的笑,用一种高妙超脱的眼光俯瞰我,说:“你治不了我,我什么都不想讲。”这是一种来自潜意识的阻抗或防御,其实,他的症状本身就是一个防御系统。几年来,他花费许多心力来建造这个防御系统,它变得越来越完善,简直密不透风,水泼不进。他采用一种诡辩性的方式跟你说话,你说正,他说反,你说反,他就回头说正。但也不是这样简单,在正与反之间,他还使用悖论,使用高深莫测的哲学,如奥修、老庄。他时不时说着“道可道非常道”,“弃圣绝智”,等等。他说,他花了三年的时间试图弄懂“绝智”,最后得到了答案是:绝智就是不绝智。他说着这一切的时候,就像一只小狗兜着圈子追咬自己的尾巴,也像一个人提着自己的头发想让自己脱离地面。他这样做让我想到,当一个人失掉了现实,他太想飞到天空,以为可以超拔于人类之上;当一个人在生活中不断受伤,他会处处设防,简直要让自己如枪不入。


  八、在他身上,我还看到一些东西,可以借用塞里格曼的词汇来描述,叫“习得性失助”,它们包括:防御,无奈,放弃,得过且过,不思不想,逃避责任,寻找借口,只想满足自己的欲望,不在乎他人的感受,不理会周围的环境,等等。他告诉父母说,他休学是为了写作。但这只是应付父母的托辞。他没有写作的设想,也不想去写,也没有任何可写的。他不会为未来谋划,不会采取一点点行动让环境变得好一点点。他退行到本能的层面,只要有吃的东西,他就不会去动一下,只要能活下来,他不会做任何努力。他会在垃圾里找一个落脚之处,也不会弯下腰为把垃圾移动一下。


  通过他的症状,我试图了解他这个人,了解他的生活,了解他内心里的挣扎与痛苦,以及那种走投无路的无奈,以及在过去做过多少次尝试之后终于走向放弃。我想到,在他走进症状之前,他曾经历过多少的痛苦和挣扎呀。如果有一点可能,有一点机会,他都不会让自己落到这个地步。但是,在这之前他的生活中曾经发生的一切,他的内心正在经历的一切,他的父母都不知道。他把所有的心力都耗尽了,所有的希望都堵死了,所有动机的火花都扼灭了,才走到症状里来——他的父母曾经让他感到如此无奈,现在,他在症状里,让他的父母对他无奈了。他的父母,就是他的世界;他对父母的看法,就成了他对世界的看法;他对父母的无望,延伸为他对自己的放弃。他不指望父母改变,也不让自己成长了。他的父母,像许多父母一样,带孩子来接受心理咨询,只是出于一个原因:孩子不上学了,成绩下降了。而他们也只想通过心理咨询达到一个目的:让孩子重新上学,成绩提高……

三问:知道孩子在面谈室里正在发生什么吗?


  许多父母带孩子来寻求心理咨询,看到孩子走进面谈室,他们很想知道,面谈室里正在发生什么。但他们并不真正知道。

  他们听到孩子在面谈室谈话,但听不清楚。他们偶尔还听到孩子的笑声,心里觉得奇怪——他们已经想不起来,孩子有多久没有笑过了。有些父母会抑制不住好奇心,悄悄走到面谈室门口,把耳朵贴在门上听。


  孩子从面谈室出来,父母会盯着孩子看。带孩子回去的路上,他们会忍不住问个不休,但孩子所能讲的,也不能让他们真正明白——甚至孩子自己也不明白——在面谈室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一个小时前,他走进去;一个小时后,他走出来。进去之前,他紧张得身体都是僵硬的;出来之后,他的生命都变得柔和了。进去之前,他表情漠然;出来之后,他露出了笑容,离开的时候,他甚至热情跟人说再见。


  对于面谈室里发生了什么,许多人都关心。欧文?6?1亚隆的学生说,他们都想变成一只苍蝇,飞到老师的面谈室里去,贴在墙上,悄悄观看在那里发生了什么,看一看有关生命医治和成长的奇迹是怎样发生的。 


  在欧洲曾经有一个关于心理治疗的传说,说费伦齐治好了一匹马!


  帕斯捷尔纳克讲过一个类似的故事:说有一个印度的马戏团在英国巡回演出,这个马戏团最有名的明星是一头大象,它的表演招来了许多观众。但有一天,这头大象拒绝登台表演。接下来的日子也是这样,不管使用什么办法,它都一动不动地躺在铁笼子里,神情忧郁,不吃不喝。马戏团团长气急败坏,决定杀掉这头大象。正在这时,马戏团里来了一位个子矮小的人。他保证说可以治好这头大象,请求马戏团团长给他几分钟时间。于是人们看到,这个人走进关着大象的铁笼,开始用印度话跟大象交谈。几分钟之后,他走了出来,大象跟着走了出来。从那一刻开始,大象重返舞台,开始了它的表演。


  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他们无法明白在铁笼里发生了什么,以至有了这样的结果。后来人们了解到,这位治好大象的人,就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吉卜林。原因听起来很简单:吉卜林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印度生活过很长时间。他喜欢动物,尤其喜欢跟大象在一起。他熟悉大象的语言,了解大象的习性。当他听说马戏团的大象病了,他立刻就知道,大象离开家乡太久了,陷入了深深的乡愁。吉卜林到这里来,用印度语跟大象“交谈”,使大象的内心得到了安慰与满足。这,就是医治的奥秘。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一点点在面谈室里发生了什么。简单来说,治疗的效果来自于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真诚的关心,倾听他,了解他的缺乏和需求,理解他的处境,体谅他的感受,接纳他的缺点,找到跟他共同的语言,进入到他的内心里去……于是,改变发生了!


  如果我们这样对父母说,许多父母会说,这很简单呀。我们却要问:这么简单的事情,我们做父母的为什么就不能做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呢?在许多家庭里,父母所做的,常常与此正好相反,而这正是导致孩子问题的根源。当孩子出现了问题,许多父母依然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了。


  万般无奈的父母,带孩子来接受心理咨询。在面谈室里,咨询师跟他们的孩子在谈话,在咨询室外面,父母不知道这谈话对他们的孩子意味着什么。在面谈室里,咨询师了解人类心灵的需求,体谅人生成长的艰难,洞悉症状背后生命的受损和破碎,看到伤害导致恐惧,剥夺造成空缺,忽略里长出无助,冷漠里长出无望,压抑让人无奈,隔绝让人放弃。在面谈室里,咨询师用怜惜与爱去医治,用信心与耐心去修复。他走到伤害与恐惧的深处,在那里点燃渴望的火花,促进成长的脚步。他知道生命的成长不容易,也知道自己的工作不容易,因此他尽力而为,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他接受过程,让改变一点点发生。当他看到这些,他的内心充满了欣慰。他知道,他所帮助的每一位个体,是构成人类整体的一个肢体;他知道,每一个人遭受的伤害,都会损及人类的整体灵魂,因而,他的每一点努力,也是在修复人类的灵魂。


  他的工作有时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甚至是体会不到的。但他在面谈室里努力着,要创造点什么,传递点什么,培育点什么。他跟求助者建立了关系,在关系里就发生了互动,影响就在暗中发生了。在求助者的内部,有一种累积的症结在不知不觉地消解;在求助者的头脑里,有一些无形的遮蔽被移开了;在求助者的生命里,曾经隐藏的资源涌现出来了;在求助者的生活中,一些可能性开始进入他的视野——他看到了。有一些感情,有一些感觉,有一些感染,有一些感动,都在那里运行,好像无中生有,却孕育造化,看似无意,实则有心,自然而然,不露痕迹……这些,看似简单,却不简单。这暗中的酝酿和发生,是关于受伤和医治,关于逃避与直面,关于恐惧与勇气,关于成长与实现。这一切,每天都在面谈室里发生,许多父母并不知道这背后的奥秘,甚至他们的孩子自己经历了,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们如何描述这情形呢?它就如同一首古诗所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场好的咨询,如同春夜喜雨,滋润万物,悄无声息,万物生长,不知不觉。夜不知道,雨不知道,万物也不知道,咨询师也不全知道,即使知道,却不可言说。心理咨询的最高境界是自然而然,无言无语。这亦如古语所云:天何言哉,四时兴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


  一个好的咨询师,不求别人理解他的工作。他知道,要理解他的工作,需要有谦卑而敞开的心灵,需要有反思而觉察的悟性,需要有……但咨询师并不强求父母有这样的理解,他只是在那里工作着,让他的工作产生自然的效果,而不贪功,亦不自重。


一个好的咨询师,有时候也感到无奈和痛惜,因为他看到,有许多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伤太多,恐惧太深,遮蔽太重,逃避太久,生活的阻碍太多,家庭的支持太少,甚至,在许多情况下,最大的伤害和阻碍,不是来自他人,而是来自父母。父母给孩子造成了伤害,而不自知;父母阻止孩子寻求咨询,因而堵住了这条可能给孩子带来医治与成长的路,亦不自知。有时候,咨询师望着“不自知”的父母带孩子离去的背影,不由感慨系之:在以后的生活中,就看他的造化了。

我们致力于帮助孩子成长,关注家庭幸福,促进学校发展每天坚持阅读,收获家庭成长!


亲:赶快订阅吧!教育孩子是门科学,靠经验和摸索会走很多弯路,孩子等不起,孩子误不起!

【家庭教育中遇到任何问题请加微信:731569981,与我们专家老师在线交流】

【新朋友】点击图片上面蓝色国家庭教育”字即可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本页面内容

【咨询及建议】请添加个人微信:731569981

新巅峰教育旗下以亲子教育为元素的微平台,致力展现现代家庭惬意温馨生活,家庭子女关系,家庭子女教育等知识,以亲情网聚生活快乐!

回复如下关键字即可收到相关主题的美文:

情趣】【失败】【快乐】【沟通】【需要】【老师】

二胎】【负责】【教师】【治疗】【欲望】【财富】

【妈妈】【家务】【性教育】【自信心】【亲子关系】

【幸福】【基础】【楼兰】【喂养宝宝】【阳光孩子】

【大学精神】【正常妈】【分离与安全】【害儿】【关注死亡】

【伤害】【哭闹】【安全指南】【上学】【女大学生】

【死亡溺爱】【奥巴马教子】【大彻大悟】【表现】【精英教育】

【中国教育】【优秀品质】【母亲品质1】【母亲品质2】【母亲品质3】【母亲品质4】【母爱】【教育惨败】【关于爱情】【胆子】

【制定规则】【抑郁情绪】【情绪控制】【优秀儿童】【性侵害】【叹中国教育】【家庭紊乱】【问题孩子】【自由与规则】【道理】【增强记忆】【人性教育】【经历财富】【转基因】【家庭系统】

【爱与赞许】【家庭催眠师】【家庭炸弹】【性爱问题】【同伴压力

【枪口与善良】【妈妈生气】【当官】【爱与规则】【治愈与传递】

【一切之本】【心理规律】【学习改变】【坑孩子】【学校洗脑】【男孩子】【父母焦虑】【宝宝长高】【相信孩子】【隔代教育】【任性性格】【优秀父亲】【挫折教育】【不良情绪】【道理与听话】【最伤害的话】【优秀男孩】

(编者注:“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对于本公众号所推荐文章,欢迎微信直接回复您的点评和建设性意见我们将适时推出更多优质的相关文章,以飨广大读者!)

约稿信:新巅峰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在一年的努力之下,得到了不少家长、老师、专业人士的高度认可,平台的知识和信息帮助更多的想了解新巅峰教育的朋友,本平台的宗旨是传播新教育,为更多年轻父母提供有价值的育儿内容,相关的招生工作请大家关注相关推荐机构。


为了丰富平台的内容和互动,希望有更多精彩的内容、育儿的案例分享,在此,邀请您投稿,或许您的文章就能帮助到更多家庭。

欢迎您与我们积极互动,分享您阅读文章后的感受,结合您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的帮助,我们会及时地与您交流、探讨,提供解决问题之道。如果您在教学活动中摸索出了新的思路或者文章可以发邮件至

13625238@qq.com

《新巅峰教育-生命爱与智慧教育-传播激励计划》新4季全国巡讲

https://xdfhzh.jiangshi.org

改变教育,—中国家庭教育(我们唯一的号码NTE2013)

教育创新实验交流平台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您的信赖和支持是中国家庭教育最大的动力,谢谢!

欢迎关注中国家庭教育学习平台
家庭教育
资讯观点 婚姻家庭.人生哲理
?感谢您一分钟的陪伴,觉得好请分享给朋友们吧!


【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请加微信:731569981,与我们专家老师在线交流】

https://xdfhzh.jiangshi.org

《新巅峰教育~生命爱与智慧教育~传播激励计划》

珍惜每天与您10分钟的相遇,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理想是反映美的心灵眼睛,理想即寻觅目标思维。

读完本篇文章,你有两个决定:

1、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积极正面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
2、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就像你从未看见一样。可能您的一个小小的分享动作,就可能照亮无数人的命运。

新巅峰教育--国内最高品质的家庭教育


======关于我们======

同时关注微信:

403339810胡中海心理学;

和新巅峰教育 A-newtop

精彩源于持续不断的分享,关注三个月胜过修行三年。关注三年改变一生命运


新巅峰教育国内最高品质家庭教育

2014年使命行天下全国巡讲已全面进行中

2013年爱行天下356场

2012年爱在民间315场

2011年与爱相会287场

十年间胡中海全国巡讲3000余场,受益人群超百万人!践行怀大爱、做小事!

向全国范围招募爱心个人和事业伙伴

【新巅峰教育187】如何提高年薪

职场上,有这样两种截然相反的人。有人生怕别人舒服,尽量让别人不舒服,而只要自己舒服就行。还有一类人生怕别人不舒服,尽量让别人舒服,哪怕委屈自己。
因为我做猎头职业的原因,我们接触的老总有几十万年薪的,也有几百万的,甚至有过千万级年薪的老总。要问我对这些老总有什么本质感觉上的不同,我的回答是,越是高薪的老总在与其交往中他会越让你感觉到舒服。
跟千万年薪的老总谈,谈上两到三个小时,无论我说的话是酸甜苦辣等味道,他们都能把每一句话平缓接起来回答,而从不让一句话落地或磕碰,让人感觉非常舒服。就像打太极,无论什么招式,全部是以柔克刚。
这就是高手过招,化解问题于无形之处,于无声之中。他们之所以挣千万年薪,自有千万年薪的价值,让人舒服程度也许就是一个衡量指标。
常常发现越是与年薪水平低的人交流越容易让人不舒服。回想平时大家之间的沟通交流,磕磕绊绊,到处充满着不舒服的感觉。你不让别人舒服,别人就会让你不舒服。
想提高年薪吗?就从如何让别人舒服着手,提升这方面的品质和修养。我们平常说话两个人都容易伤害到对方,引起争执。
我曾与一位级别很高的70多岁的老人交谈,他的每一句话都不会伤及到任何一个人,不会让周围的任何一个人感觉不舒服。在一起聚餐十多人,每一句话都能照顾到所有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感觉舒服,这是何等的修养。
战争年代就是千方百计把敌人消灭掉,想法让敌人不舒服。在和平建设年代,你让别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成功的程度。
你是否让别人舒服,直接影响着你的成功。

更多实战性职场技能尽在《先行一步,引领成功》巅峰课堂!努力打造自己,成为未来领袖精英!
主讲:胡中海
国内著名企业管理咨询专家
人生规划成功励志导师
1、职场从生活开始
2、能走多远 关键看你与谁同行
3、我是成功的源头
激情点亮生命
规划成就未来
新巅峰教育大学生创业联盟
支持:新巅峰商学院
全国报名微信:731569981
全国报名电话: 13734039479

编辑:娇娇

更多内容学习https://xdfhzh.jiangshi.org/点击一下,免费学习科学理念!

正能量8件事

正能量8件事 好心态成就人生之美!

1、微笑:气质会越来越好;
2、适应:处境会越来越顺;
3、理解:知己会越来越多;
4、包容:生活会越来越美;
5、欣赏:人际会越来越广;
6、谦让:肚量会越来越宽;
7、善良:世界会越来越净。
8、感恩:运气会越来越好!

这是新巅峰学员来自内心深处的成长感悟,他们的进步是巅峰家人的骄傲!此刻让我们静静的去分享吧!

一、今天下午例会中汇报工作时,因为惯性吧,花了一些时间解释着自己为什么没有完成的工作。一个同事出于会议高效进行起见,有些发火,那一刻真的体会到内心情绪的涌动。胡中海老师说让第三双眼睛关注着自己,时刻观照自己的情绪的变化,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有如此反应,我对她的反应该不该反击。一两秒钟的时间,情绪在起伏中得以疏导认真体会活在当下的感受时间不可以再浪费了,不可以再浪费了……感谢有生命厚度宽度和高度的胡老师、感谢新巅峰的所有家人们每日心灵交流的激励!
二、每次都答应妈妈下班后早点回家,今天终于做到了7点能准时回去,到家后妈妈已经做好了晚饭。妈妈说她在市场看中了一件衣服,吃过饭我收拾收拾,就和妈妈一起出去逛一逛,挽着妈妈的胳膊,俩人慢悠悠的闲逛着,让我想起好久好久以前,在老家的田间小路上我和妈妈就是这样走着。衣服没有买来,倒是陪妈妈到理发店整头发。这几天妈妈身体不好,整头发回来后就到我家附近的药店,给妈妈量量血压,买点药就回家了。和妈妈在一起做了什么事情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还可以陪着她,感谢生命的厚爱!
三、妈妈是一个内心比较纠结的人,思绪总是沉湎于过去。在没有遇到我的恩师没有遇到新巅峰之前,我和妈妈挺像的。我是幸运的,遇到这么多生命中的贵人,引导着我的生命状态向更好的方向前进。感激在心间!

《新巅峰教育-生命爱与智慧教育-传播激励计划》新4季全国巡讲

https://xdfhzh.jiangshi.org
剧透:明天将有劲爆内容……
人因梦想而伟大!
也因学习而改变!
更因行动而成功!
只要你对人性感兴趣,不妨来看看,
https://xdfhzh.jiangshi.org

这里有新巅峰身心灵成长高端微课群,有专属于您的VIP私人定制导师,这里教会您如何走出婚姻的误区,如何成为优秀的父母,如何培养优秀的子女......,我们用生命,爱与智慧打造优秀的家庭!期待您的加入!
微信咨询731569981(李老师)
电话咨询:18636891353(赵老师)

编辑:娇娇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天津站 tj.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