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君,骏君讲师,骏君联系方式,骏君培训师-【讲师网】
微信营销/互联网营销
48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骏君: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历史潮流 
2016-01-20 2347
??

文化怎么就成了产业呢?

说起文化产业,你可能并不会一下想到它的真正含义,而是冒出"建设文化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用文化创意拉动经济",这些个新闻碎片,让许多人都觉得让"文化"这个词变了味道。

在中国文化里,有君子固穷的信仰,安贫乐道,不失节操。浪漫主义时期的典型形象就是一个贫病交加的艺术家在幻想中眺望着大海。正是这种信仰,让很多人对文化的产业化、商业化嗤之以鼻。

但在现实生活中,文化却从不曾真正与产业资本走得太远。文化是一种价值认同,属于精神的、宏观的、长远的和内涵的层面;资本当然也是一种价值的认同,但是属于物质的、微观的、现实的和技术的层面。但是,一切精神反映到物质上都不可避免地变为了消费品。

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二十世纪初,最初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Industry,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也许很多人觉得文化工业化很难想象,但纵观如今的第三产业:教育、影视、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很大一部分都属于文化产业。技术和商业手段的进步带来的大规模复制生产,一方面为大众文化传播、消费和享受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利益的产出也激励了优质内容的涌现。所以,文化产业化是艺术与商业、技术的结合,社会是要发展的、艺术是要进步的、创造力是要被解放的,文化产业化并没有失了君子的节操。而我们也看到,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被正式列入十八大报告,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一项。

互联网+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再换挡"

如果说前几年是文化产业的"换挡期",那么如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扩散,则让文化产业进入了一个"再换挡期"。在"互联网+"概念出现之前,互联网早已经渗入了文化产业领域,网络文学、游戏、视频、微电影。而"互联网+"概念被提出之后,更是给各行各业指明了方向,BAT这些互联网企业大举进军文化产业,阿里影业、腾讯文学、腾讯影业、爱奇艺影业相继出现;游戏、旅游等各种文化企业、部门也凭借各自资源、技术优势多元布局文化产业。整个文化产业链变革在即,文化产业应如何抓住"互联网+",御风而行?

互联网+文化产业五大潮流

好内容的涌现需要足够的激励和开放的环境,激励来源于搞利益产出,这正是产业化的结果。而互联网则为文化产业带来了更多可能:互联网的大连接为整个文化产业链来来了新的动力,带来了更多前期资金、创新内容,做到了成本的控制、好内容的可复制以及更广的传播力,帮助文化产业无论是从文化的传播还是文化"无形"到"有形"的转化都带来的显著的提升。

互联网+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互联网不断地渗透文化产业链的每一环,在经过这些年来互联网界和文化界的不断实践,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模式也逐渐清晰。

1.合作、融合:更深、更广、更长远的发展,"一带一路"

中国文化五千年底蕴,文化早已经根植于各行各业之中。而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各个行业都在向大平台、大融合、大联盟、大整合的方向发展。对于文化产业来说,要完成这样的大互联网化,则要从自身与互联网融合和与其他行业的合作两方面出发。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当务之急可能就是互联网化了,对于文化产业也是如此。从内容的选取创作,到实体产品的生产,再到销售、应用,在产业链的上下游寻找与互联网的融合之道。我们看到,现在很多文学、影视的创作都是结合了互联网大数据,创造出受欢迎、高回报的内容;而在微博、微信上,一大批学校、旅游景点、出版社、娱乐公司都拥有自己的公共账号,在为大家传播优质内容的同时也宣传了自己;线上购票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不仅电影、话剧、演唱会等能够线上购票,很多旅游景点、博物馆也开启了线上购票业务,前几天,故宫博物院宣布今后将关闭售票窗口,深化网络售票模式。

互联网包容万象,不仅用很多合作代替了竞争,还给了文化与企业间更多合作的想象空间。现在我们看电影的时候,总能看到有广告植入;旅游业与企业合作,或是企业文化最终发展为旅游业,如伊利牧场、王老吉的凉茶博物馆等;我们也看到很多学校与企业合作,一方面学校利用企业资源为学生带来更多的科研、实习的机会,企业也能及时获得学校的最新成果。互联网+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不仅为文化产业创业与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对于通过壮大文化企业力量、推动中国进一步确立"文化强国"的地位也有积极的意义。

当然互联网还有一个特质就是全球化。今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在合作重点中提出了加强与沿线各国的文化交流、积极开展文化产业合作、塑造和谐友好的文化生态的新要求。原本就承载着几千年中华文化内涵的"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及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机遇。

2.创新:新技术、优模式,低成本高精度动作捕捉装备

在互联网这个开放、自由的世界里,从来都不缺乏创新。"互联网+文化产业"正是信息化、物联网、智能化等创新技术,将文化产业带入新的大环境之下,实现产业的逐步升级转型。

互联网为人类带来了很多新兴的技术,这也为文化产业带来了更多表达方式。互联网出现之后游戏也随之出现,而如今的游戏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如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新技术被利用在了游戏之中,让人们有了更多的参与感;过去制作动画或游戏时,人物动作捕捉往往要花大价钱请专业的公司来做,而现在出现了一些低成本高精度动作捕捉装备,让那些小团队自己完成动作捕捉,完成精美的动画。

当然,说到互联网就不能不提创业。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经营模式也给了文化产业很多启发。很多创新是建立在创业的基础之上,文化产业也在围绕着互联网做创业,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和创造力。学习互联网企业的创业模式,构建更加完善合理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3.大数据、大连接:让内容更加受欢迎,用技术去接近真实的人性

文化艺术、创意设计,这些东西归根结底都是"内容",因此受欢迎、可获取高额回报的好内容对于文化产业至关重要。但内容产品的问题是投入产出的不确定性,低成本的产品可能赚取极高收益,高成本的产品可能颗粒无收。观众喜欢什么?消费者想要什么?从前,电影行业名导演、名编剧说了算,音乐行业知名制作人说了算,出版社里主编说了算……但这些"预测"并不是百发百中。大数据的出现让这个问题变得更简单、更准确,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能够及时而准确地的到当下人们下偏好,结合这些流行、偏好元素对内容进行创作和筛选,最后出来的内容总是不会错的。

另外,互联网也通过大连接提供了透明自由的平台,让更多优秀内容创造者展示自己,让优质的内容及时被发现、被采用,从而激发更多创造者的创作动力。

4.互联网金融+文化产业:将文化产品化,甚至设计成金融产品

文化从不曾真正脱离金钱,若是从资本角度、金融角度去看文化产业,就要有产品化思维,把手里文化产业的项目、资源、资产设计成金融产品,有价值的金融产品才能够获得资本。前期,这些产品需要启动资金,而后期的销售也需要更多的渠道。

很多新颖而成功的设计、科技产品、音乐、影视、游戏等缘起于众筹平台,众筹让很多好内容得以被发现进而实现。不只是热门文化娱乐项目,商业模式清晰的传统文化项目如拥有稳固会员群、线上线下业务结合活跃的北京字里行间书店等,均获得众筹融资;

还有一些文化产业与金融的直接合作,如由阿里巴巴数字娱乐事业群联合金融机构打造的增值服务平台娱乐宝,用户在该平台购买保险理财产品即有机会享有娱乐权益;

各种电商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之间战竞争火热,也促进了文化产业产品销售环节的渠道不断拓宽,通过亚马逊、当当消费者能够轻松买到书本,出去旅游买门票可以提前在携程、去哪儿上买,就算忘记买,也可以在现场使用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门票……

5.数字营销:多元的营销手段,更加精准

现在,民国时期精美的手绘广告画、手绘电影海报成了很多人珍贵的收藏品,它们固然精美,但在当时,这样的原始的营销手段在在传播力度上有很大的限制。而现在,我们的广告原来越有趣,越来越人性化。文化产业最终以一种生活方式的产业,因此就需要文化的宣传更加精准和广泛,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各种营销技术的开发,都为文化产业的营销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营销方式。

除了,通过大数据和程序化平台将富有新意、视觉效果炫酷、文案引人入胜广告,把想要传达的东西准确地传达给大众,还有现在的"粉丝经济"、"粉红经济"等,通过口碑营销实现更、更广泛、更主动、更走心的营销。《大圣归来》的口碑营销效果大家有目共睹,"粉丝经济"已是文化产业必须所重视的焦点。最近在张惠妹的演唱会现场,有一片400人的同志方队,这些手持彩虹小旗的同志们委主办方一次性贡献了近50万元的票房;今年4月份,泰国旅游局还邀请了国内4家同志社交软件团体前往泰国免费参加泼水节,试图通过他们向中国的旅行者推荐当地的同志旅游线路,"粉红经济"这个3000亿美元的市场也越来越受到文化产业各方的重视。

结语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像笔者的感觉一样,不再觉得文化产业化是什么失君子节操的事情了,而文化产业的互联网化更是帮助文化进一步升级。我们看到了BAT对于文化产业的"偏爱",这不是说要以其为风向标,但文化产业的互联网化之路肯定是充满希望的。未来,在互联网这个有力的工具的帮助下,文化产业一定能够实现自身产业链的升级转型,以及与其他行业合作发展,早日实现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的国家战略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天津站 tj.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