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字上解释国学,即一国所固有之学术。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 狭义的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想想前几年我国都要向国外学习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学习西方的教育心理学,学习西方的企业管理方式,孰不知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的西方著作,管理学的著作都源于我们的国学,比如老子的《道德经》中,包含的大量的朴素辩证法,是一本很好的哲学书籍。书中很多章节都提及,很多的事物都是有正反两面,矛盾又统一的。如“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这里“负阴而抱阳”讲的是对立,“中气以为和”讲的是统一,而“万物”又告诉我们事物内在的对立与统一是具有普遍规律性的,老子的这一观点,在西方哲学体系里的对立统一中没有体现出“阴阳”以“阴阳”的方式提出矛盾对立统一的定律只有我们中国的老子。伟大领袖毛泽东对《道德经》一书评价甚高,曾评论老子《道德经》是一本兵书。《道德经》三十六章:“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自居于弱势、静态而保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可见老子对战争辩证法阐述得确实非常深刻。
国宝级学术泰斗、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301医院接受采访时,高瞻远瞩的提出“大国学”的概念。他说:“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不是狭义的国学。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又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是一种大一统式的“文化调和”。因此我想,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学,东西南北凡吾国域内之学,都可称为“国学”,即中华民族之学皆可称为“国学”。
纵观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的现象,如社会的犯罪率高,贪官奸商,扭曲的婚恋观等等,是何原因?电视节目上也不断地弘扬子女要对父母尽“孝道”,媒体对于,对父母长辈常年尽孝道的人大力的表扬,宣传,这种现象到底是社会在进步还是退步?行文于此,不免思考,尽孝道还用表扬吗?表扬意味什么?美国人比尔盖茨说“人世间最不能等得莫过于孝敬父母。”而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百事孝为先”早就有这样的句子“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等等,太多关于尽孝道的词句,小故事数不胜数。《弟子规》里第一篇的“入则孝”阐述的还不够详尽吗?若是几千年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最原始最朴素的东西,似乎被我们这些一段时间盲目崇洋,西化的后人们给埋没淡化了。所以现在必须重新梳理,整合,研究,以此来达到提升整个国民素质的目的,让国人知道如何按照《弟子规》里讲授的内容去为人处世。想来有些可悲,但也让人欣慰,欣慰的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弘扬国学,从娃娃开始,从小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人生方向坐标。
刚才提到当下社会不良之现象,分析其成因,多是由于其物质丰盈了,但其内心却没有足以支撑的文化来指导行为,所以才导致不良的现象的层出不穷。导入国学,让国民,起码有“文化”的根基,这里的“文化”不是狭义的文凭,学历,而是国之“文化”,企业之“文化”,人之“素养”,我们民生的温饱解决了,小康逐步实现了,下一步呢?下一步就是我们整个民族国民素质的提升,怎样用一些非法制的典章规范来约束指导我们的行为,使之成为惯性的良性习惯,这是我们该思考和实践的根本问题。弘扬国学,学习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我们国民的思想,正确的言论思想来指导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道德观,共同来构建和谐社会。让我们的国学和我们的国家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经济与国民素质同步强大,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的繁荣昌盛,造福子孙万代。
综上所述,文字寥寥,弘扬国学,乃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弘扬国学,富国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