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有榜样
孩子没有带着不良习惯来到这个世界,他的所有习惯都是后天养成的。在他的生活环境里,如果有榜样,他能从榜样身上模仿到好的行为习惯。相反,如果他无从看到好习惯的生活原形,也就没有机会学习到好的习惯。家长想要自己的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帮孩子找到可以模仿的榜样,无论这个榜样是你自己还是别的什么人。
1. 认为好习惯等于痛苦
在一个孩子的世界里,什么习惯能给他带来快乐,什么习惯能给他带来痛苦,他经历的直接感性经验太少,所以他无法根据自己的感受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时成年人要谨防向孩子传达错误的信息,比如,告诉孩子要养成“每天阅读”“每天跑步”等习惯,就必须有“毅力”,必须“刻苦”,这会使孩子把“阅读”“跑步”与痛苦联想到一起,他一想到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必须忍受那么多的痛苦,就使他在好习惯面前望而却步。
再有,孩子最初做某事时,比如“阅读”“跑步”等,没有人给予正确的指导,他没有找到正确的把事情做对的方法,凭着自己力气蛮干,往往获得的是挫折感,以后在他的脑海里一想到这件事情就联想到痛苦,就会使孩子逃之唯恐不及。其实,任何习惯,在那个习惯了这个“习惯”的人的主观体验中,都不是痛苦,而只有在那些不习惯它们的人的感觉中,这些“习惯”才是痛苦。
“好习惯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快乐”,家长要把这种信息准确地传达到孩子的心里。
3.坏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又不知道改变的方法
人类是习惯的动物。我们什么都能习惯,同时又受习惯的支配。习惯最初是“人”通过反复“行为”养成的,可是“习惯”一旦形成之后,就反客为主,成了人的统治者。如果找不到正确的方法,人很难改掉已经养成的习惯。几乎每个人都有与习惯斗争而失败的经历。
人们不知道怎样改掉一个坏习惯,一旦有人改掉了坏习惯,人们对此事的解释是他真有“毅力”,而那个改掉习惯的人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也相信自己真的“很有毅力”。其实真正控制我们行为习惯的是“逃避痛苦,追求快乐”的法则。请把“旧行为”与“痛苦”联结在一起,用“新行为”替换掉“旧行为”,并且把“新行为”与“快乐”联结在一起,才有可能改掉坏习惯。
4.不良环境的影响
一个生下来就看到成年人抽烟喝酒的孩子,会认为抽烟喝酒是天经地义的行为。到了他可以做这些行为的时候,他会理所当然地去模仿,在不经意中就学会了这些不良习惯。毫无疑问,生活在犯罪高发区的孩子,染上不良习惯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5.不正确的思考方法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的好习惯是自然而然养成的。这种思维方法是错误的。有一句话叫做“从善如登”,提醒人们“学好不容易”。其实人的好习惯都是精心培养出来的,要经过严格指导和反复训练,才能在孩子的生命里扎下根。而坏习惯由于没有标准,不需要努力练习就会做。
6.家长行为没有一贯性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家长就必须反复沿着相同的方向做相同的动作才可以。我们今天让孩子养成这个习惯,没等孩子把这个习惯定型,明天我们又变了,让孩子去养成另外的习惯,甚至是相反的习惯。这就使得孩子无所适从。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对于矛盾已经习以为常,以至我们已经很难发现说话做事当中的矛盾了。当我们以矛盾的要求对待孩子时,孩子做不来,我们就强迫,使得孩子失去了基本的是非曲直的判断标准。
7.没有改变习惯的动力
要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不是家长一厢情愿的事情,必须得孩子有改变的意愿。当孩子找到了自我价值,他觉得自己的生命是有意义的,他会升起一种“自我完善”的欲望,会对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良习惯感到不舒服,这是他改变旧习惯的动力。因此我们家长要先强化孩子身上的优点,让他觉得自己很好,自己可以变得更好,这样他才能产生自我完善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