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从一开始名誉上是道家弟子,其实也是佛家弟子,佛道相通,佛研究宇宙,得出万事皆空的结论,道参悟天人,悟到物归无极的真理,是异曲同工。孙悟空从师须菩提,须菩提是佛家第十大弟子,精通各类道家经义,但但孙悟空在这里只学了如何处世的本事,却没有打好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根基,所以才闹出一场乱子。
再如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以重头笔墨写了佛祖如来派观世音菩萨去寻找取经人前后的情况,用大段内容叙述了佛教佛理,例如开头的《苏武慢》一词和如来对众佛的一番话,就概括地阐述了佛教的观点。“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做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停)了四生六道。 谁听绝想崖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曹溪路险,鹫岭云深,此处故人音杳。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那时节,识破源流(识破源流),便见龙王三宝(佛法三宝详解)。”——?坐禅虚老,痴迷虚度:?佛法广大无边,大小辩证法;?觉悟后能想透,可超越一切——经历十地,十种境界,大载中小,可使四生六道凝滞,轮回停住。
又如写到如来被众佛迎接时,他对众道:“我以甚深般若(智慧、觉悟、思考),遍观三界,根本性原,毕竟寂灭。同虚空相,一无所有,殄伏乖猴,是事莫识,名生死始,法相如是。”(88页)我以十分深刻的思维思考,遍观天堂、地狱、人间三界,所有的一切根本、性原,最终都要回归灭绝,归于无意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万物如同虚空一样。这是什么都无所谓有,都无所谓无的状态。无与有是意识的产物,是感觉的结果。没有感觉和意识,即是一无所有。有与无都是法相。法相无数,法门无边,终归于空。空即指寂灭状态,又指纯粹的无意识的物质世界,微粒场世界。灭绝降伏乖猴,这件事不要标记(不清楚),叫做生死的开始。自然法则、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就是这样的。灭绝——死——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