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功,王成功讲师,王成功联系方式,王成功培训师-【讲师网】
擅长医药行业标准化运营管理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王成功:中医养生智慧之四
2016-01-20 3801
潮热:发热如潮水之来,一日一发,定时而至或定时而热更甚的,谓之潮热。为阴虚证或阳明实热证的主要征象之一。阴虚潮热,多见于午后。因下午和夜晚属阴,手足心为阴经所过,病在阴分,故其热象在属阴的时间和部位上反映出来。病人多兼有盗汗、舌红少津等症。阳明实热,也可表现为午后热甚,谓之“日晡潮热”,与阳明气旺于此时有关。病人多兼便秘、腹满鞭痛等症。
■ 但寒不热
在疾病过程中,病人自觉恶寒而不发热,谓之但寒不热。多属里虚寒证。是因脏腑阳气虚弱,不能温煦肌腠所致。病人多兼有肢体寒冷、脉沉迟无力等症。
(二)问汗
在生理情况下,汗是由人体阳气蒸化津液出于体表而成。病理性的汗出在外感及内伤病中均可见到。询问搜集疾病有关“汗”方面的病情资料,对分析机体阳气和津液的状况以及病邪的性质等有一定的临床意义。问汗,首先要问有汗还是无汗,如有汗,就要进一步问清汗出的特征及有关兼症等。
■ 表证辨汗
辨别表证有汗与无汗,往往可以了解所感外邪的性质和正气的盛衰。
1. 表证无汗:多属外感寒邪。如伤寒表实证,因寒性凝敛使腠理致密,汗孔闭塞而无汗。
2. 表证有汗:有外感风邪所引起的中风表虚证,也有外感风热所引起的表热证。因风、热均属阳邪,其性开泄,皆能导致腠理疏松而汗出。临床上当根据不同的兼症加以区别。
■ 盗汗
入睡汗出,醒则汗止,谓之盗汗。多属阴虚征象,因阴虚则阳亢,蒸发阴津而为汗。病人多兼有潮热、颧赤、舌红少苔等症。
■ 自汗
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的,谓之自汗。多属气虚、阳虚征象。因阳气虚衰、卫气不固所致。病人多兼有畏冷、神疲乏力等症。
■ 大汗
全身汗出量多,谓之大汗。属津液大泄的征象,其病变有寒热虚实的不同。
汗出蒸蒸,并见高热、烦渴冷饮、脉洪大等症,是为阳热内盛,迫汗外泄的里实热证。
若大汗淋漓,伴有神疲气弱、脉微肢冷,多属阳虚气脱的重症,又称为“绝汗”。是因真阳外脱、卫阳衰竭所致。
■ 头汗出
汗出仅局限于头部,谓之头汗出,又称“但头汗出”。多为上焦热蒸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前者,多兼有烦渴、苔黄、脉浮数等症;后者多兼有身重困倦、小便不利、苔黄腻等症。
(三)问饮食口味
问饮食口味包括食欲、食量、口渴和口味等方面。
■ 食欲与食量
应注意询问欲食与不欲食、食量多少以及对饮食的喜恶等。这些变化不仅能反映脾胃功能的盛衰,而且对于判断疾病的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临床上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异常变化:
1. 不欲饮食:是指病人不想进食,即是勉强进食而量少,谓之不欲食,或称为纳呆。这是脾失健运的病理反映。食少见于久病形瘦、便溏、倦怠、舌淡苔薄白的患者,多属脾虚失运;若食少兼有胸闷、腹胀、苔厚腻的患者,则为湿邪困脾。
2. 厌食:见食则恶或恶闻食臭,谓之厌食。多属饮食所伤,胃肠积滞的病理反映。病人常兼有脘腹胀满、嗳腐吞酸、苔腐腻等症。
3. 消谷善饥:病人食多饿快,反见形体消瘦,谓之消谷善饥。多是胃火炽盛、腐熟太过所致。
4. 饥不欲食:病人感觉饥饿,但不欲食或进食量少,谓之饥不欲食。多因胃阴受伤、虚热内扰所致。
                  望闻问切(5)
5. 嗜食异物:病人喜食生米、泥土等,谓之嗜食异物。多见于小孩,往往为虫积的征象。常兼有形瘦、腹胀痛、呕吐蛔虫等症。
■ 口渴
口渴是临床上重要的自觉症状之一。病人反映说口渴,就要进一步问清喝水的多少,以及喜热喜冷等。
口渴与否,常反映着人体津液的盛衰及输布状况。在病变过程中,口不渴,标志着津液未伤,多见于寒证,或是没有明显的热邪;若口渴,则多提示津液损伤,或因津液内停,不能化气上承所致。应根据口渴的特点、饮水多少,及有关兼症加以分析辨别。
一般来说,口渴多饮,常见于热证。大渴喜冷饮,多为热盛津伤。渴欲热饮量少,多为痰饮内阻,津液不能上升所致。口渴欲饮,饮入即吐,多属“水逆症”。渴而不欲饮,常见于急性热病,多属热入营血。大量饮水,饮不解渴,小便反多,多为消渴病。
■ 口味
指口中有异常的味觉或气味。临床上,以口苦属热证,多见于胆热气溢;口甜而黏腻不爽,多属脾胃湿热;口中泛酸,多属肝胃蕴热;口中酸馊,多为伤食积滞;口淡乏味,多为脾虚失运。
(四)问二便
二便是指大小便而言。由于医生在诊病时往往难以直接观察到病人大小便的变化,所以多通过问诊进行了解。
■ 大便
正常的大便为黄色成形而软,一天一至三次或三天一次。大便的形成和排泄,与大肠的燥化传导及脾、胃、小肠、肾、肝、肺等脏腑的功能有关。
问大便应注意问清其形状、次数、颜色、气味及病人的排便感等方面的变化及其兼症,以全面地搜集病情资料,为辨证提供依据。现分别介绍如下:
1. 形状:大便燥如羊羹的,多属热结或津亏;大便呈稀糊状,多属脾虚或脾湿;大便先干后溏,多属脾胃失调,燥湿不济;大便时干时稀,多为肝郁脾虚;水粪杂下,多为脾肾阳虚;大便泻下稀黄水兼有肛门灼热感,多属胃肠湿热;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腐浊臭秽,多为伤食积滞。
2. 次数:大便次数的多少,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的轻重,而且对分析治疗效果和病势趋向有一定的意义。如便秘患者,便次愈少,病情愈重,经治疗便次增多,则是好转的征象;若腹泻、痢疾患者,便次愈多,病情相对愈重,经治疗便次减少,应属向愈的征兆。
3. 颜色:大便的颜色,除可受某些饮食或药物的影响外,若色黑如胶漆状,是胃肠出血,多属淤血;若便暗红黏冻,是湿热*气血,为痢疾。
4. 气味:是指大便出现特殊的臭味。如酸臭的,多是积热内蕴;腐臭难闻如坏鸡蛋的,多属食积肠道。
5. 病人的排便感:病人排便时肛门有灼热感,多是热迫直肠,属热症;便时滑脱不禁的,多属脾虚气陷的久泻;大便里急后重的,是痢疾气滞肠道的征象;大便不爽,多为肝失疏泄的表现;若腹痛则泻,泻后痛减的为伤食,泻后痛不减的多为肝木乘脾。
■ 小便
正常的小便为淡黄透明的液体。小便由津液所化,与肾阳和膀胱的气化有关。
问小便,应问清病人小便的颜色、排量、次数以及病人的排尿感等。
1. 颜色:小便颜色除与饮水的多少和气候有一定关系外,小便色黄是津液被热熏的反映,为热证;小便清长,是病无热邪,多属寒证;小便混浊,多属湿热下注或浊精下泻;小便红赤,多是热伤血络。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天津站 tj.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